同安区博物馆
0
0
地区福建省 厦门市
开放时间上午:08:30-11:40,下午:14:30-17:10(夏令时15:00-17:40)(每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
电话0592-7317857
地址厦门市同安区同安区南门里75号,同安宾馆对面。 交通:同安汽车站乘坐615路至实验小学站下车。
博物馆展览场所同安孔庙位于同安三秀路东侧,始建于五代末,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理学大师朱熹任同安主簿时增建苏颂祠等四斋,现存规模为清代乾隆时期所建。孔庙略呈方形,坐西北朝东南,面临东溪,隔溪遥对银城文笔塔,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古建筑有大成殿、月台、两庑、泮池、兴贤育才坊、苏颂祠、林希元祠。2008年整治孔庙周边环境工程时增建了圣迹廊、祈学廊、碑廊、后广场,孔庙展区近七千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布局严整,内涵厚重,古新建筑观瞻和谐,美轮美奂。
暂无内容
1989年7月,厦门市同安县博物馆成立,人员、馆藏文物由原同安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划拨,办公及展览场所同安孔庙由实验小学划拨,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现有在编人员8人,隶属厦门市同安区文广新局管理,为福建省三级博物馆,厦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有四个基本陈列。 同安历史上曽管辖厦门岛、金门岛,是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重要祖籍地。博物馆定位于闽台文化、海丝文化传世珍贵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陈列。致力于孔庙修缮维护及民间流散文物征集工作,爬山涉水,餐风露宿,耐心细致地宣传文物保护法规政策,征集了一批商周、唐、宋、明、清、民国时期文物,其中的浮滨文化时期穿孔石戈,是厦门地区少有的完整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这些文物具有较高的闽台文化、海丝文化历史研究价值。
儒家祭祀文化陈列
大成殿内孔子塑像端坐在正中,两侧附祀有“四配十二哲”塑像。殿内陈列祭祀时使用的礼器、乐器,雕梁画栋上面悬挂着清代皇帝御书的匾额(仿制)。每年九月份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仪式开始后,这里钟鼓齐鸣,露台表演八佾舞,乐舞升平,仪仗威严。
人文同安陈列
大成殿两庑布展《人文同安》,充分利用文物、照片、绘画、沙盘、雕塑、仿制、声光电多媒体展示方式,把同安历史上的“千年古县、源远流长、晋人南迁、人勤物阜、朱子过化、文教昌明、(华)侨台(湾)祖地、金(门)同(安)一家、赤子丹心”等史迹一一串联起来,向观众讲述一个形象生动又绵延的“闽南故事”,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留下一张清晰的历史底片。
苏颂生平展
苏颂(1020年 -1101年),同安人,北宋“丞相科学家”,主持建造了取得七项世界第一的“水运仪象台”(天文仪器、现代钟表鼻祖),朱熹赞其“赵郡苏公,道德博闻,号称贤相,立朝一节,始终不亏”;剑桥大学中国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称其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苏颂祠布展采用其“星图绘制”、本草绘图和朱熹、李约瑟赞语为背景图,结合“水运仪象台”模型和苏颂塑像、生平表、著作(电子翻书)来表现这位乡贤的博学多才及后人的景仰之情。
同安古代石刻艺术展
几十方石碑矗立在近百米的碑廊,古朴典雅;石像生、石辟邪、石构件排列成行,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富有历史考古价值与书刻艺术价值及重要的证史、补史和借鉴作用。
临时展览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通过照片、图片、文字制作流动展览《同安之光》,把同安人民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外御敌侮的典型人物、事件展示出来,以“流动博物馆”的形式送展走进校园、社区,让人们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厦门市同安区博物馆拥有定级馆藏文物381件,具体收藏有商周时期石戈;宋、元、明、清各朝代各窑口陶、瓷器;本地汀溪窑珠光瓷器为本馆特色馆藏文物。其中较为珍贵的文物有浮滨文化时期穿孔石戈,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厦门市同安县山区农民发现捐献。呈灰色,由页岩打磨制成,通长13厘米,通宽6.5厘米,厚1厘米。援锋如舌形,上有一穿孔,中间起脊,平薄规整,双面磨制精微,刃钝无实战价值,应为礼器,是厦门地区发现的少有的完整的新石器时代穿孔石戈。
厦门市同安区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参观地址:厦门市同安区同安区南门里75号,同安宾馆对面。每周二至周日上午8:30--11:40,下午14:30--17:10(夏)。每周一(逢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及除夕全天闭馆。团体参观预约电话:0592--7120437,电子邮箱:tabwg0592@163.com。
馆内收藏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