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2025-4-30
在五月的春风里,全国各地博物馆将以全新姿态迎接“五一”参观热潮。在这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盛会中,如何让每一位观众既能享受文化盛宴,又能获得舒适的参观体验?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多家博物馆,发现今年各馆在总结往年经验的基础上,纷纷推出更具创新性和人性化的应对方案,展现出博物馆的温度与智慧。

2025-4-22
谷雨三朝看牡丹,带你踏访山河赏国色

2025-3-27
3月25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聚焦贯彻施行文物保护法、加强文物行政执法和安全监管、提升考古研究水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介绍有关情况。

2025-3-5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2024年11月8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时隔20多年第二次修订,在保持文物保护基本框架制度稳定的基础上,由8章80条增加到8章101条,增加了19条、修改了75条。
其中有哪些新理念、新措施值得关注?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2025-2-28
今年的春节档电影,《哪吒2》硬核出圈,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全亚洲首部票房过百亿元的影片。在这部传奇的动画里,藏着不少古老的文物宝藏,它们穿越千年,悄悄地在银幕上“复活”啦!

2025-2-24
近期,国产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风靡全球,引发人们对中国制造等话题的热议。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也有很多精巧绝伦的文物凝聚着中国智慧。本期“文物会说话”有声海报专栏,甄选展示中国古代在农业、医学、天文、数学、铸造、纺织和印刷术领域成就的7件文物,通过有声海报与AI配音等形式,以第一人称视角,带你“深度求索”古代的科技创新。

2025-1-30
乙巳蛇年到来,在中华文化里,蛇是灵性、智慧和生命力的象征,寓意着丰收、吉祥和福瑞。“巳”为十二地支之一,地支的本意表示大地万物从生发,经繁茂、成熟、衰减,以致新生的过程。在早期历法中,以十一月为子月,巳月则代表四月,这一时节,阳气出,阴气藏。这同样也是灵蛇出动的时节,万物见,成文章。

2025-1-17
新岁起,征程续。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新形势、新任务对文物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近日召开的2025年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和国家文物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回顾2024年工作,对2025年重点任务作出部署。新的一年,文物系统将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加强党对文物工作的领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文化根基。

2024-12-31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
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2024-12-19
文物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领域的第一部法律,是文物领域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统领性法律。自1982年颁布实施以来,历经1次修订和5次修正,确立了文物保护基本法律制度,对明确文物管理体制、保障文物安全、促进文物合理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物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期待,文物领域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为适应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文物保护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2024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三十五号主席令,公布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文物事业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2024-11-26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8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将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2024年10月23日至24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数字化大会暨中国文物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24年度学术活动在江苏南京举行。

2023-6-9
6月8日,为响应国家文物局开展遗产日活动的号召,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全国文博网络学院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举办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遗产价值挖掘与教育传播”主题论坛。

2022-9-1
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郑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博博会”)9月1日上午在郑州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博博会”主题为“新时代的博物馆:创新·发展·传承”。

2022-9-1
站在屏幕前,挥动手臂能一秒穿越到展厅看展?一镜式穿越 17 座城市,尽揽大运河沿线城市风光?……9 月 1 日,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 " 博博会 ")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全国 437 家博物馆、208 家企业相约而来。

2022-8-31
牙雕蚕、卷云纹铜钮钟、石磨棒石磨盆、青釉瓷尊、白衣彩陶盆、三彩鹅衔梅花杯……记者今天从相关部门获悉,为迎接2022年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在郑州召开,更好地宣传展示郑州历史文化,打造更加数字化的鉴赏体验,第九届“博博会”执行委员会将于9月1日在百度“D+数字藏品”平台特别上线发行郑州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9款文物数字藏品。

2022-8-30
记者日前获悉,安徽省境内最大的古代墓葬——安徽淮南武王墩古墓已进入主墓挖掘阶段,武王墩墓葬即将揭开神秘面纱。

2022-8-29
“博物馆已进入布展冲刺阶段,将于近期正式开馆。”昨日,成都理工大学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博物馆)筹建组常务副组长、教授欧阳辉接受采访时表示,博物馆将向市民完全开放,成为成都一处充满趣味性、探索性、实践性与观赏性的公共文化空间。

2022-8-29
近日,由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二局承建的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以下简称“两院”博物馆)正式开馆。“两院”博物馆工程定位为研究商代都城发展历史和展示商代都城遗址出土文物的平台。曾于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和“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题文化线路。一个月来,“两院”博物馆参观者络绎不绝,日参观人次最高达600余人,成为文旅爱好者来到郑州的新晋打卡点。

2022-8-26
8月23日,“敦煌:千载情缘的故事”展览在香港文化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涵盖北魏至明代的50件展品和60多个敦煌洞窟的100余幅精美壁画。展览透过石窟壁画和文物、临摹绢画和复制洞窟,结合历史、艺术和科技的元素,将艺术科技及多媒体技术融入展示,带领观众寻访丝路佛影、畅游山水之间、饱览人文风景,领会敦煌独有的灵气和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