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泰宁县博物馆
0
0
地区福建省 三明市 泰宁县
开放时间 8:00—17:00(冬季),8:00—17:30(夏季),
电话0598-7838690
地址 福建省泰宁县尚书街8号,可乘坐5路公交车至新华书店站再步行至尚书街参观。
泰宁县博物馆,隶属于泰宁县文体和旅游局,事业单位,属文化文物系统的国有博物馆。泰宁县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馆址设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建筑群”内,尚书第建筑群是目前我国江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有“江南第一民居”之美誉,面积近1.3万平方米,它以尚书第和世德堂两大建筑为主。其中尚书第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德堂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2001年并入尚书第建筑群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宁县博物馆与“尚书第建筑群文物保管所”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编制数9个。主要职责是文物保护、田野考古、建筑研究、收藏陈列、宣传教育、旅游服务。责任范围是泰宁县博物馆、尚书第建筑群、红军街。现有员工26人,在编8人,其中研究馆员1人,馆员1人,助理馆员4人。设馆长1名,副馆长1名,下设办公室、考古陈列、安全技术、宣传教育、旅游服务等部门开展工作。
暂无内容
1984年,博物馆在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挂牌成立。随后本着“一边修复,一边利用”的原则,首先将已完成修复的尚书第第二栋开辟为“历史文物陈列馆”,并对外开放。随着博物馆的正式对外开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增长,泰宁县博物馆在随后的15年期间先后投入了700余万,修复尚书第五幢主体建筑,并根据泰宁历史及尚书第建筑特色,陆续开放了“古建筑艺术陈列馆”、“历史文物陈列馆”“李春烨家居蜡像馆”、“泰宁民俗馆”、“名人书法碑刻馆”,其中“泰宁民俗馆”于2006年撤除,并重新陈列为“客家金银饰馆”。1995年,泰宁县依托水上丹霞“大金湖”,大力开发旅游业,泰宁县博物馆则成为县旅游胜地中重要的人文景观。
2010年6月18日和7月7日,尚书第建筑群先后两次遭遇数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受灾面积1.3万平方米,世德堂进水最深处4.2米,尚书第进水最深处亦有2.6米,整个建筑群在水中浸泡长达十余小时,建筑本体和基础设施损伤、损毁严重,尚书第建筑群损失总计达5040万元。2011年底启动尚书第灾后修复工程、世德堂一期工程及尚书第陈列提升工程, 修复完成“尚书第书院”、“泰宁古城与尚书第”、“李春烨与尚书第”、“李氏家族生活馆”、“泰宁节俗馆”、“泰宁传统建筑工艺和福建名宅名府”等陈列展馆,完善夜景照明、语音导览等基础服务设施,累计投入800余万元。
世德堂位于尚书第东面,区内民居12幢,占地7000多平方米,系明早、中期建筑,最早为邹姓人家居住,后为陈姓人家居住。世德堂建筑年代早,用材粗犷,风格古朴,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可与尚书第媲美。世德堂于1996年9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并入尚书第建筑群并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开始世德堂一期维修;2013年,世德堂二期维修工程启动;至2016年世德堂完成了十栋古建筑的维修任务,维修总面积达5600平方米。
(一)泰宁县博物馆根据泰宁历史及尚书第建筑特色,至2012年设有六大基本陈列,分别是“尚书第书院”、“泰宁古城与尚书第”、“李春烨与尚书第”、“李氏家族生活馆”、“泰宁节俗馆”、“ 泰宁传统建筑工艺和福建名宅名府”。
1、尚书第书院:展览面积380平方米,展现泰宁科举文化,主要向参观游览者介绍泰宁的科举历史、文化、人物等,陈列以科举文物、图片、场景相结合,突出了陈列的可看性。
2、泰宁古城与尚书第:展览面积867平方米,展现泰宁古城的发展历史及古代建筑艺术。陈列以古城发展史、泰宁明清时期的建筑构件、尚书第内部建筑构件为主.
3、李春烨与尚书第:展览面积855平方米,展现李春烨与尚书第的关系,主要介绍“尚书第”的主人、明天启年间兵部尚书李春烨的生平,并以场景演绎、图版传达的手段展现主人李春烨的生活场景。
4、李氏家族生活馆:展览面积963平方米,展现李氏的家庭生活,以实物佐证、场景复原、蜡像等多样化的手段展示泰宁嫁、娶、诞、寿等风俗,体现了客家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
5、泰宁节俗馆:展览面积735平方米,展现泰宁本地祭春、祭祖的节俗文化,主要还原传统的厅堂摆设、展现祭祀神龛及物品等。
6、泰宁传统建筑工艺和福建名宅名府:展览面积950平方米,展现泰宁古建筑营造特色、习俗、工艺和特色古建筑,以图版、实物、场景为主要手段进行展示。
(二)临时展览
1、2016年10月至11月,为纪念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泰宁县博物馆积极响应号召,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举办“铁血长征---福建儿女长征史迹展”巡展活动。
2、2017年6月9日是第12个文化遗产日,围绕活动主题“文化遗产和一带一路”,泰宁县博物馆在状元文化广场举办“学传统文化,赏博物风雅”为主题的“泰宁少儿手工衍纸作品展”。
3、2018年10月16日——10月20日,为庆祝九九重阳节,在泰宁县博物馆第二栋开展书画精品展,共展出近百件书画艺术精品,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高雅的文化盛宴,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2、2019年1月14日——2月19日,“全省优秀民间艺术作品展”巡展在泰宁县博物馆展出,展出全省各地征集到的109件具有典型代表性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作品,展示了福建改革开放40周年来民间艺术的发展成就。
藏品特色:藏品收藏主要以出土文物、传世文物、革命文物三大类为主,按质地可分为:石器、陶器、瓷器、玉器、木器、铁器、铜器、货币、书画、砖雕等。至2011年12月31日年泰宁县博物馆已有藏品2748余件,其中二级品以上的有30件,三级品1096件。
珍贵文物:
明嘉靖款云龙蕉叶纹渣斗(二级品)
年代:明朝嘉靖年间,质地:瓷,质量:575克,尺寸:高13.6,腹围38.4 cm,口径14.4 cm,底径8.9 cm。形态特征:圆唇,侈口,长颈,小丰肩,鼓腹,喇叭大圈足,器底向底芯倾斜;线条流畅、柔和,造型优美、挺拔。胎体厚薄均匀,胎白细腻糯莹;釉细白滋润,面光亮透彻,白中泛淡水绿色,胎釉结合理想,整体性强烈。由二主、辅题、三边饰装饰器表,口沿内外两道线纹,线纹之下绘正侧留白蕉叶纹,肩上绘如意连纹,腹部绘云龙海水纹,由九条飞龙,十余朵丁字云、十字云、蘑菇云组成,钴料兰中泛紫。足底上双圈中双行直读楷书"大明嘉靖年制"。该器的造型、纹样、款识均为景德镇典型的明代官窑产品,且现存极少,为研究明代官窑青花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西周扁圆长条形石锛(二级品)
年代:西周,质地:石,质量:650克,尺寸:长18.9cm,宽6.0cm,厚3.0cm。形态特征:整体呈扁圆长条形,首顶扁方圆边,锛体扁方弧边呈厚板状,锛背微弧,锛底平直,锛刃口微弧,磨刃时留下清晰的半圆磨脊。该锛为泥质岩,色呈灰白,面平整光滑。该器是古代先民用于剖开原木的工具。
唐箕形双足石砚(二级品)
年代:唐,质地:石,质量:700克,尺寸:长20.6,砚首宽13.3,高4.5cm;砚尾宽9.9cm,高4.1cm。cm。形态特征:砚整体成风字形。砚口微弧,砚面砚面向砚首倾斜形成砚池,砚底部近砚口处留有扁长足,砚首作成半圆状,砚墙首高口底。砚石黑灰中见淡淡的红褐色,质较致密,蓄墨性较理想。该砚年代早,从规制、砚材、制作技法判断,可能是端石砚。
1、参观注意事项
(1)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做文明观众。
(2)禁止在馆内吸烟或使用明火、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
(3)爱护公共财物,请勿触摸文物展品,攀爬文物古迹。
(4)馆内门槛、台阶较多,请注意脚下,照顾好同行的老人和小孩。
2、提供讲解情况
(1)我馆每个展厅都设有免费的二维码语音自助讲解。
(2)本馆提供有偿讲解服务,如有需要,请到售票处购买讲解票。
3、便民设施
(1)博物馆内设置观众休息室,内设意见箱,方便游客提供建议意见;设置LED滚动播放屏幕,宣传公共服务知识、政策等。
(2)仪仗厅设有便民服务台(志愿服务台)。免费提供常用药品、免费咨询等。
(3)医疗设施。尚书第仪丈厅处设置了医疗急救药箱,里面配备了必要的急救药品,能够有效地应对旅游期间的突发应急事件。
(4)标识指引。馆内设有景区简介、景观说明牌、游览全景图、导览图、中外文指路标志牌、安全警示、游客须知等引导标识。
七、创意产品
对泰宁标志性景区建筑——尚书第古建筑群采取插画、手绘设计,并进行产品衍生。结合尚书第建筑特点衍生马克杯、双面镜、帆布包等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创产品。
馆内收藏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