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0
0
地区福建省 漳州市
开放时间上午8:15-11:45 下午14:45-17:15(冬令) 上午8:15-11:45 下午15:15-17:45(夏令)
电话0596-2022415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胜利西路118号(市政府大院内)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是一家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领导机关旧址”——“芝山红楼”建立的专题性革命历史纪念馆,建于1957年。该馆位于漳州市芗城区胜利西路118号的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内,占地704平方米,为三层砖石结构楼房,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二三层用红砖砌墙,故有“红楼”之称。馆内设置专题展览“中央红军攻克漳州陈列展览”,共计七个展室,,围绕红军进漳专题,以实物、图文为主,多媒体(电动图表、视频、电子留言、互动查询)、艺术品(油画、连环画)为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回顾了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的历史。该馆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是开展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1932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毛主席运筹于斯楼,为中国革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57年8月,经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批准[(57)省办财字第5643号],将毛主席居住过的“芝山红楼”辟为“闽南革命文史馆”,并展出专题陈列。1971年,正式改名为“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1992年,为了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弘扬红军革命精神,漳州市委、市政府举行盛大活动,隆重纪念红军攻克漳州60周年,同时,经中央和省委批准,在纪念馆左前方建立“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纪念碑”,聂荣臻元帅题写碑名。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是第一批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福建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向公众免费开放,主要展出的文物及史料有:毛主席给周恩来同志电报;天宝战役示意图;东路军序列表;漳州战役战果(飞机、印刷机、平射炮等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旗、帽徽、臂章;红四军在石码的合影;参加漳州战役的将帅相片;《红色中华》登载红军胜利攻克漳州的消息,闽南红三团成立的相关报道及当年毛泽东同志使用过的床、书桌等日常用品。以大量的实物、图片、多媒体、艺术品,向人们宣传、展示1932年中央红军攻克漳州的革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漳州地区的革命斗争史,是一座陈列展出革命文物的革命类纪念馆。
该馆教育覆盖面广,活动形式多样,是单位、军队、工厂开展入党、入团宣誓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开展入学、入队、入团等主题活动的重要场地。自建馆以来先后接待了近百万名游客, 其中未成年人约占2/3。朱德、董必武、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杨尚昆、李鹏、胡锦涛等3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参观,同时该馆的革命历史遗迹也吸引了朝鲜、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外宾、学者、教授前来瞻仰。现该馆已成为广大市民及大、中、小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了解革命传统的重要课堂;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该馆的红色文化“走出深闺”,定期推出“走进校园”、“进公园、进社区、进军营”等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流动图片展览活动。结合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世界文化遗产日”等开展相关活动。
目前,该馆不断的提高服务意识,努力建立与周边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等的共建共享模式,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各界到纪念馆参观学习。除了“请进来”“走出去”等多元化互动体验模式外,进一步创新传播方式,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迅捷的公共红色文化服务。
暂无内容
1932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后,毛泽东同志以校长楼作为工作。
1957年8月,经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批准[(57)省办财字第5643号],将毛主席居住过的“芝山红楼”辟为“闽南革命文史馆”。
1971年改名为“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1992年为了纪念红军进漳六十周年,在红楼的左前侧建一座纪念碑,由原东路军政委聂荣臻元帅题写碑名。
2005年被公布为首批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福建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
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被公布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基本陈列采用旧址复原加专题陈列的组合陈列方式,基本陈列包括“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专题陈列”和“闽南革命专题陈列”。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专题陈列,主要展示以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为主线,共有序厅、战前形势、红军攻克漳州经过、驻漳工作、继承与发扬五个展室;旧址复原有毛主席工作室。主要展出毛主席给周恩来同志三封电报的原文抄件;林彪、聂荣臻在飞机前的合影;县委、市委配合红军主力攻打漳州发出的指示文件、当年毛泽东同志使用过的床、书桌等日常用品等文物和史料。依托革命遗址“芝山红楼”及丰富的馆藏资源,我馆不断挖掘文物内涵,提升研究和展示水平。2016年底我馆启动该专题陈列的提升工程,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提升,运用更多图片、文物文献资料以及视频播放、电动图表、互动查询等现代科技展示手段,详实介绍红军进漳前后历史背景、事件进程、深远影响,整个展陈更具突显本馆藏品特色与红军精神,整体陈列于红军进漳86周年(2018年5月18日)向社会开放。此次展陈提升通过对馆藏资源的重新梳理,围绕红军进漳专题,以实物、图文为主,多媒体(电动图表、视频、电子留言、互动查询)、艺术品(油画、连环画)为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回顾了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的历史,增加了互动体验,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的同时,也更好地推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播。
毛泽东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紧扣时代主题,不断挖掘文物内涵,提升研究和展示水平,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旧址复原和专题陈列”互为补充的陈列展示方式。除基本陈列外,临时展览推出了“中央红军攻克漳州专题图片览”、“从一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主题展”、“廖俊波先进事迹展”等主题展览,并坚持“走出去”的方式,到学校、军营、社区、公园、单位、农村举办各种临时展览不断扩大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的影响力。
纪念馆现有一般以上文物1174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490件,一般文物677件,馆藏藏品108件。一级文物《岩声月刊》第九期是本馆的镇馆之宝,总登记号jzg0001,数量1件,是闽西新文化运动的先声,是邓子恢等早年创办的进步报刊,是宣传革命思想的武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馆藏文物有文件、宣传品、名人遗物、音像制品、档案文书、票据、古据文书、铜器、武器、玺印符牌、牙骨角器、文具、皮革、邮品、金银器、铁器等15种文物类别。从年代上分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印章、兵器、传单、标语、宣传画、报刊、号外、捷报、证章、奖章、纪念章、簿册、历史人物手稿、照片、单据等,现有馆藏文物以名人遗存、近现代实物、书籍报刊等革命文物为主,反映了各时期著名人物的遗物、活动遗存和历史见证。
展厅分布: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展厅分布集中在国保建筑“芝山红楼”内,展区共两层,共计7间展室,一层4间,二层3间。
参观注意事项:1、团体参观需提前预约,并提前致电政府保卫科告知。2、团体需开具并提交两封介绍信。一封交至政府大院门口保卫科,一封交至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办公室。介绍信内容需包括参观单位、参观对象、参观时间、参观人数,并加盖单位公章。3、为了保护文物的安全和确保参观环境的雅静,每批次入馆不得超过20人。每天上午限定参观人数为500人次,下午限定参观人数为400人次。
提供讲解情况:免费提供讲解,讲解须提前预约。
馆内提供相应便民设施情况:馆内设置志愿者室,提供志愿者休息室,便民存包箱、便民医药箱、提供饮用水、便民茶水、老花镜、伞、针线包、便签本等。
馆内收藏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