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博物馆
0
0
地区福建省 龙岩市 上杭县
开放时间上午:08:30-11:30 下午:14:30-17:00(夏令时15:00-17:30)(每周三闭馆,不含节假日)
电话0597-3842803
地址地址: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龙翔大道1号(客家缘文化中心)
福建省上杭县博物馆属公益性独立事业法人单位,隶属于福建省上杭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是社会历史与革命历史综合类博物馆,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2008年11月列入国家免费开放博物馆,2013年国家文物局、全国博物馆评估委员会评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馆舍建设在上杭县城南端客家缘文化中心,建筑总面积12118.10平方米,其中展厅二层建筑面积4627.31平方米,内设6个基本陈列展厅和2个临时展厅;库房共三层,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办公场所三层,建筑面积2728.56平方米。陈列展厅与办公区域有回廊连接,文物库房相对独立,并临近安全监控中心。布局科学,环境优美。
暂无内容
福建省上杭县博物馆成立于1975年11月,前身为上杭县革命纪念馆,1989年更为现名,并由萧克将军亲自题写馆名。原馆舍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旧居——临江楼;2010年11月,中共上杭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县客家缘文化中心开工新建上杭县博物馆,至2014年6月建筑主体竣工,2016年12月,完成新馆基本陈列布展和库房、办公场所装修。
1.基本陈列
乐土欢歌--上杭社会历史陈列
展览面积941平米,展线长222米。该陈列主要展示上杭在石器时代至民国期间上杭县历史脉络,社会状况,人民经济生活情况,综合反映上杭县各时期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社会变革等。展陈内容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古邑杭川的历史沧桑;第二部分:汀江流域的经济中心;第三部分:客家祖地的绚丽文化。整个陈列展出文物563件左右,其中明清建筑构件、上杭文庙祭孔礼器和历代名人书画作品等为代表的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馆藏精品成为整个展厅的亮点,再现了上杭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为研究上杭古代社会的历史提供宝贵资料。风展红旗如画--上杭人民革命史陈列
展览面积907平米,展线230米。该陈列以文字、照片、文献为主,辅以雕塑、场景、绘画、多媒体等现代展示手段,全面展示“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杭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立作出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情况,赢得了“红旗不倒”的光荣历史。展览内容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千年古邑风雷涌动;第二部分:苏区建设争创模范;第三部分:红色经典光耀千秋;第四部分:坚定信念红旗不倒;第五部分:前赴后继迎接解放。在艺术设计上,紧贴大纲内容,以“红旗”作为形式意象,设计了“酝酿红旗红”“立旗建苏区”“展旗创模范”“保旗显信念”“扬旗迎解放”五个革命历程,展示了一幅由初创红旗到红旗招展飘扬的生动画面,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官体验。
守望瓦子街--上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
展览面积660平米,展线148米。该陈列以上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线,主要展示上杭人在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兼容并蓄,世代传承瓦子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展陈内容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耕读传家;第二部分:工艺百技;第三部分:礼仪信俗;第四部分:竞技游艺;第五部分:民间艺术。展览在设计形式上以场景复原为主要手段,向观众形象地展示了上杭纷繁的俗信社论礼仪以及充满智慧的手工技艺,体现了先人们的超凡想象力和卓著创造力,凸显上杭人民爱国爱乡、勤劳古朴、崇文重教、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红色珍藏--上杭籍老红军捐赠文物陈列
展览面积501平米,展线150米。该陈列主要展示众多上杭优秀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南征北战,英勇杀敌,在血与火洗礼中锻炼成长的革命事迹。展览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将星璀璨;第二部分:群英荟萃;第三部分:英名永驻。整个展览通过展出历史照片243幅,历年来老红军及其家(亲)属捐赠的文物或展品402件,传载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宝贵财富,将激励后人继承和发扬革命光荣传统,为振兴上杭,加速老区建设而努力奋斗。春满杭川--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上杭陈列
展览面积610平米,展线123米。该陈列主要展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上杭进行重要革命实践活动情况,以及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以上者及福建省党政主要领导)关心上杭老区建设发展,关怀上杭老区人民生产生活,莅临上杭视察的情况。展览内容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伟人风采;第二部分:亲切关怀。展出图片100幅。
永远的阿丕--陈丕显生平事迹陈列
展览面积399平米,展线146米。该陈列展示陈丕显同志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的光辉革命事迹和人生亮点。展览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苏区红小鬼;第二部分:转战赣粤边;第三部分:驰骋在苏皖;第四部分:建设新上海;第五部分:谱写新华章;第六部分:悠悠桑梓情。整个展览通过丰富的历史照片、文献史料, 辅以油画、雕塑、多媒体等全面地展示陈丕显光辉的一生。
2.临时展览
上杭县博物馆举办的临时展览有百余个上千场次,以原创展览为主,联合办展、引进或输出展览亦属经常。近年来,结合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社科服务日和重要纪念日举办临时展览,作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主要内容之一。重大的展览有:《历史与未来的对话——上杭县博物馆馆藏文物野外考古调查成果展》《心印之间——上杭书画常用印选展》《苏区红小鬼陈丕显》《开国将军陈海涵》《技术将军黄炜华》《临汾旅长黄定基》《三年游击战争中的上杭军民》《抗日烽火中的上杭儿女》《长征路上的上杭子弟兵》《上杭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展》《上杭县涉台文物普查成果展》《上杭民间文物收藏展》等等。
其中,《心印之间——上杭书画常用印选展》遴选了上杭书画界人士,包括华嵒、宋省予、罗晓帆等73人的部分常用印章或收藏印章共601方,深受群众好评。观印之形状,圆非一种,方非一式,质非一类,书非一体,争奇斗艳,千姿百态;体印之意味,或以印示信,或以印言志,或以印寄情,或以印析理,耐人寻思,寓意深远。透过这些印章所传承的独特审美魅力,阐发“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主题,并以此激发人们建设美丽上杭之热情。
《长征路上的上杭子弟兵》展览分为“山重水复”“坚定支持”“浴火重生”“铁流娇子”“热血风采”五个部分,主要展示上杭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人生亮点,再现了上杭子弟兵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英雄事迹和重要贡献,激励后人学习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素材。
上杭县博物馆是一座社会历史和革命历史综合类博物馆,自1975年建馆以来,立足于上杭地方文化特色,收藏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馆藏文物,其中客家文物和革命文物是馆藏体系特色。通过征购、调查采集、接受社会捐赠、移交等方式,不断充实馆藏体系。现有馆藏文物资料13105套15843件,其中珍贵文物1780套1800件(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96件,三级文物1679套1699件)。社会历史文物9918套12412件,主要有上杭本地出土的夏商周时期石器、网格纹印纹陶器,宋元青瓷、钱币,明清木雕、书画等等。为研究上杭古代历史特别是畲族史、客家史提供了珍贵实物遗存。革命文物2332件2542件,多为纸质文物,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杭人民的革命斗争史实和上杭的党组织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情况,为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实物支持。馆藏精品有:
明永乐刘绍等施铸铜钟
明代,高110厘米,腹围199厘米,口径80厘米,重250千克,敞口,青灰色铜质,圆顶上铸兽状提把,圆顶至底沿口呈喇叭形,上下分铸九圈线状纹饰,铸有竖式铭文“福建省汀州府上杭县承事郎知县刘绍等施资铸建禁钟壹口,入于东塔竺寺悬挂谨题,永乐四年腊月庚”,该钟由刘绍等施铸,一级文物。
明铜牺尊
明代,通高32厘米,长50厘米,宽16厘米。重20.223千克。牛形鋬,头呈弓形,牛颈回首,双眼仰视,双角内弯,崔耳凸额,漂肥圆腹,圜底四足,突肩卷尾,尾端立葫芦钮,鼻饰圈链,颈饰绳链,背铸莲花洞,圆口径12厘米,饰回纹、莲花瓣纹、凸弦纹,侧置短方形手柄,背及腹饰花卉纹、凸弦纹、回文,臀铸饰缨络。做工精细,造型逼真,装饰繁缛。
明走龙铜编钟
共六件,分别为:
“应龙编钟”:上径14.5厘米,底径14.4厘米,通高19.7厘米,重8.1千克。
“大吕编钟”:上径14厘米,底径13.5厘米,通高25厘米,重6.449千克。
“林钟编钟”:上径14厘米,底径14厘米,通高25厘米,重7.113千克。
“姑洗编钟”:上径14厘米,底径14厘米,通高25厘米,重6.32千克。
“倍无射编钟”:上径14.2厘米,底径13.5厘米,通高25厘米,重5.614千克。
虽尺寸、重量略异,皆为鼓形状,面铸双龙戏珠,珠上嵌环钮,龙首高昂,腹空圆口,通体饰四道弦纹,上两弦间饰三角云纹,下两弦间饰三角云纹并大乳丁,腹中饰走龙,腹下饰海水纹、小乳丁。腹对称铸阳铭文,一边为编钟名称四或五个字,一边系“甲申秋月”四字,铭文四周铸有细密云纹作隔水。
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政治部印《为什么要拥护国民政府》
长56厘米,宽32厘米,长方形,白报纸,黑体正楷字铅印,共一页。内容:国民政府是建设中华民国,而更有其特殊意义就是要继续并且贯彻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工作;国民政府是反抗帝国主义的大本营,是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中心组织,是代表民众利益的唯一政府。国民政府的工作:一是废除不平等条约,二是开国民会议。该物是1926年10月传入我县的早期传单。一级文物。
中国工农红军福建军区卫戍司令部旗
长103厘米,宽97厘米,长方形,红色丝质,花纹图案。中间缝制白布斧头镰刀图案,右上方缝有一颗白色五角星,套旗杆处用白粗布缝制,并用毛笔字书写“中国工农红军福建军区卫戍司令部”黑体文字。1932年3月,福建军区在福建永定虎岗成立,该旗帜由当年上杭兰溪镇田先生任闽西苏维埃政治保卫局战士时保存。一级文物。
清金漆木雕人物故事绦环板
长39.2厘米,宽24厘米,该文物为南方杂木,长方形,采用镂空雕刻艺术手法,板面雕刻共11位各代姿态不一的人物故事画面及房屋、一只骏马等纹饰。背面髹漆。此文物工艺精湛,造型生动,为雕刻艺术之珍品。
参观注意事项:
1、博物馆实行全年免费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08:30-11:30,下午:14:30-17:00(夏令时15:00-17:30)(每周三闭馆,不含节假日)。
2、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管制刀具或迷信用品入馆。
3、不要随意触摸文物或其他展品,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得对展品进行拍摄或照相。
4、爱护馆内公共设施,禁止踩踏、攀折花草、树木等植物。
5、保持馆内安静,请勿在馆内追逐打闹、推挤拥攘、大声喧哗。
6、保持馆内卫生清洁,禁止吸烟、随地吐痰、乱扔果皮杂物。禁止在展厅内吃零食。
7、请勿攀爬栏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请妥善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
8、有大规模的学校或团体人员参观,请事先与我馆联系,以便做好观众分流、引导工作。
馆内收藏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