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物馆 >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0 0

地区福建省

开放时间9:00—16:30(16:10停止入馆,16:30闭馆)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

电话059122988233

地址地址:福建省闽侯县甘蔗街道昙石村口,距离福州市区约21公里。 交通路线: 1、自驾游游客可沿甘洪路、福古路到昙石村口即可。 2、乘坐公交33、38或甘蔗中巴至昙石站下车,穿过马路即到博物馆东大门。 3、福州北火车站可乘坐185快线到新永辉超市,穿过马路即可到博物馆西门 4、601、602、603、605、606、607、707到昙石村站下车即可。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位于闽侯县甘蔗街道昙石村,是依托昙石山遗址建立的一座遗址类博物馆,昙石山遗址于2001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成立于1998年,2004年立项建设,2008年6月14日新馆主体部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整个园区由主展厅、遗址厅、综合服务楼、室外雕塑景观、步行道等部分组成,是一个融博物馆、考古发掘现场和遗址公园为一体的遗址展示园区。现为福建省文化厅和旅游厅下属事业单位,是国家二级博物馆、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福建省校外美育实践基地,福州文化旅游的优秀品牌、十大名片之一、省级精神文明单位。 博物馆所在的闽侯是闽越文明的发源地,拥有两千多年的县治历史。文化渊源深、积淀厚、领域广,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生态、乡村、温泉等旅游资源,如闽江疍民文化、雪峰崇圣禅寺、南屿水西林明代古街、旗山国家森林公园、三叠井森林公园、荆溪光明首邑温泉度假村、南屿旗山森林温泉等。
暂无内容
上世纪末,昙石山遗址因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1996年,昙石山遗址的第八次发掘,揭示了该遗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众多的文化遗迹现象,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福建省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明确指示,对考古现场要就地保护,并建立昙石山遗址博物馆。1998年,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成立。本世纪初,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进行了新一轮的改扩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1954年,昙石山遗址的历史面纱首度被世人揭开 1963年,“昙石山文化”开始为世人所知 1998年,福建省第一个依托史前遗址的博物馆成立 2001年,昙石山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博物馆建设”作为省重点建设项目正式立项 2008年,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新馆主体部分落成并对外开放 2009年,昙石山遗址进行第十次考古发掘 2010年,遗址厅改扩建工程顺利完工并对外开放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包含一个主展厅(基本陈列厅)、一个遗址厅、一个临时展厅。 1.基本陈列 “海峡文明之根——昙石山文化陈列”是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新馆的基本陈列,整个展线长约220米,面积1460平方米,由序厅、第一展厅小序厅、第一展厅场景复原厅、休息厅、第二展厅等组成。 序厅陈列有昙石山人塑像和两座昙石山人复原头像、复原地层剖面图。通过“昙石山遗址”、“昙石山人”“昙石山文化”三大部分介绍昙石山文化及遗址的基本概况。 第一展厅为场景厅,结合多媒体、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以及人物塑像来表现昙石山人渔猎农耕、起居饮食、纺织制陶、建造房屋、制作工具、墓葬祭祀、出海远行的情景。 休息厅多媒体播放历次考古现场、过程,展板展示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等考古相关基本知识,供观众了解。 第二展厅为文物展厅,分为生产、生活、社会意识、源流、昙石山文化的去向、两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部分,通过对昙石山人的生产工具、生活工具等进行展示,反应昙石山文化时期的生产生活、社会意识、宗教信仰等等。 2.考古遗址厅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厅是在1996年昙石山遗址第八次考古发掘现场基础上所建,遗址厅面积1050平方米,共展出墓葬19座、陶窑5座、壕沟2条、殉狗坑1个和祭祀坑1个。建筑主体采用大跨度钢结构,无柱大空间样式。观众可在玻璃栈道上自由参观遗址现场,感受遗址特殊的文化氛围。 3.临时展览厅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临时展览厅面积700平方米,配备有利于文物保护的标准独立柜、顶升五面柜及大型独立柜等,同时还具备空间分割的创新设计和联动控制职能化系统。定期开办临时展览。 4.往期临展回顾 2017.01.01—2017.02.28举办展览《见盏——寻味千年造盏工艺》,本次展览通过展示宋代建盏28件,当代建盏90件,结合图文,宣传福建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激发人们对千年技艺的热爱之情。 2017.03.01—2017.04.12举办展览《远古回声——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本次展览共展出文物71件,包括变体鱼纹彩陶葫芦瓶、尖底瓶、人头壶、彩陶房屋等,展板以问答的形式,把相对陌生的考古学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激发观众寻根溯源的兴趣,引起他们对古老文明新的思考。 2018年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之际,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从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引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旗、党徽、党章专题展》,该展览通过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各个时期的真实史料和珍贵照片,全面介绍党旗、党徽的演进变化和党章的修改历程。
截至目前藏品总数为1481件/套,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825件/套。我馆藏品以昙石山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为主,也包含了周边同类遗址部分出土文物,以陶器、石器、贝器为主。近年来也陆续接受个人捐赠,包括陶瓷器、金属器、货币、字画等。 我馆藏品基本涵括了昙石山遗址所包含的四个文化时期的典型遗存,反映了昙石山遗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海洋性文化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 特色藏品:TB491彩陶罐,泥质黄陶,盘口,束颈,圆鼓腹,腹中部起锯齿状凸棱,矮圈足。上部及口沿内侧施红彩,下腹部饰交错绳纹,是昙石山文化中数量较少的彩陶器。 TB008贝刀,平面呈扁梯形,上部穿双孔,系灰白色天然牡蛎壳磨制而成,体现了昙石山文化海洋文化的特性。 TB516彩陶釜形罐,为泥质橙黄陶,宽沿斜折,敛口,浅折腹,圜凹底。口沿内外及上腹部有用赭黑彩绘三角形曲折纹,下腹部拍印细绳纹,并施黑衣,是黄瓜山文化时期为数极少的完整器之一。
我馆配备语音导览设备,凭个人有效证件可免费借用,并提供每日定时免费讲解、日常收费讲解,具体可至服务台咨询。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参观须知 一、精神病患者、醉酒者、衣冠不整者、推销各类小商品者、散发广告者及携带宠物者谢绝入馆; 二、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须由监护人员带领参观,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须由亲友陪同参观; 三、请勿长时间在馆内逗留、睡觉、聚众打牌、大声喧哗等,以免影响他人参观; 四、博物馆建筑内严禁吸烟或使用明火; 五、请勿触摸裸置文物和展厅内的雕像; 六、请您保管好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严禁携带管制器具、“三品”等危险品进入场馆; 七、未经允许请勿随意进入非参观区域; 八、请爱护公共财物,勿随意攀爬、触摸、涂污、刻划陈列设施、设备和物品,勿进入场景内合照或嬉戏; 九、请勿爬靠或挤压展橱、展柜,以防玻璃破裂,造成展品损坏并危及旅客的人身安全; 十、发生突发意外时,请听从工作人员指挥疏导,及时撤离危险区域。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讲解服务标准 一、 讲解收费:10人以下(含10人)100元/场 10—20人(含20人)150元/场 20人以上200元/场 二、 讲解时限:不少于50分钟 三、 讲解路线:固定陈列(序厅—场景厅—文物展厅—遗址厅) 四、 临时展览(馆内临时展厅开放时) 五、 讲解内容: 昙石山遗址;昙石山文化及昙石山人;海陆变迁的简况;昙石山人生产、生活、社会意识、源流及闽台关系;南岛语族;考古发掘现场。馆内展出的临时展览内容 六、 服务承诺: 微笑服务,热诚待客,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挂牌上岗,着装整洁、仪表大方,举止文雅,行为端正; 语言文明,言辞得当,普通话讲解; 按规定路线、内容、时限提供文明规范服务; 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按规定及时出具讲解票据; 虚心接受批评监督,对游客提出的意见和投诉及时处理答复。 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便民措施简介 博物馆既是文物收藏、保护与展示的基地,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地展示我馆的新风貌,同时也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我馆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设置了许多便民措施。 一、各种指示牌。我馆在入口处设置有详尽的路线图及导览图,同时在洗手间、停车场等场所也设有显眼的标志,确保游客无障碍游览; 二、服务部。为游客有偿提供饮用水、与昙石山文化有关的书籍、纪念品、邮册等; 三、休息室。在第一展厅和第二展厅之间辟有休息室,并设有座椅、多媒体触摸屏、考古小知识简介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 四、服务设备。在序厅设有存包柜、自动伞架、药箱、针线盒、观众意见箱、报刊架等服务设备,观众可免费取得博物馆简介资料,根据需要免费使用药品、针线等; 五、咨询处。前台设有咨询处,有任何疑问,讲解员同志都会尽力为游客解答。 六、便民处。前台设有便民设备。如:药箱、拐仗、轮椅、婴儿车等。 七、及时处理观众意见。观众意见当天整理,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馆内收藏
类别:玉石器、宝石
年代:其他
类别:玉石器、宝石
年代:其他
类别:玉石器、宝石
年代:新石器时代
类别:玉石器、宝石
年代:新石器时代
类别:牙骨角器
年代:新石器时代
类别:牙骨角器
年代:新石器时代
类别:牙骨角器
年代:新石器时代
类别:牙骨角器
年代:新石器时代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