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黑龙江省 大庆市 大同区
开放时间3.8:30—16:30(16:00停止入馆) 周一、周二闭馆(含国家法定节假日)
电话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同祥路与同深街交叉口西南100米
大同历史陈列馆于2011年3月23日开工,2014年10月10日全面建成开放,是一座综合展示大同历史发展进程的小型博物馆。该馆展厅面积1203平方米,设立古代大同、近现代大同和农业历程3个展厅基本陈列,分为远古足音、文明曙光、辽金域土、土盐贸易、三朝遗迹、移民之乡、民俗集锦、红色火焰、石油之源、农业历程十个主题。现有文物5045件,以石器、陶器、瓷器、民俗物件为主。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登录古遗址、古墓葬、工业遗产、文化景观、革命遗址共35处,遍布全区8个乡镇。大同历史陈列馆围绕着大同地域历史开展文物及史料的收藏、展示、研究和对外宣传教育,通过大量文物、历史照片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反映和再现本地域历史人物及重大事件。
2011年5月25日大同文化中心开工,大同历史陈列馆馆内设施相应开工建设
2012年7月12日《大庆市大同区文化会馆设计方案》出炉,确定了1203平方米的大同历史陈列馆的展线总体格局
2014年10月10日全面建成并向公众免费开放
2015年8月在黑龙江省文化厅备案
基本陈列:古代大同、近现代大同、农业历程
中厅悬挂巨型剪纸壁挂——福地大同,高20米,宽3.8米,利用东北民间象征幸福、团圆、祥和的挂钱的形式创作,展示了大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迹和代表人物,表现了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勤劳、勇敢、不断追求幸福的精神面貌。
▲中厅剪纸壁挂——福地大同
●序厅
观众进入历史陈列馆的序厅,眼前是形似蝙蝠的大同地域图,寓意“福地大同”,头顶为平安二字构成的“福”字,意为平安是福,并衔接展厅的入、出口,紧扣“幸福大同”主题。
▲序厅
●古代大同(远古足音、文明曙光、辽金域土、盐业繁荣、三朝遗迹)
大同区位于松辽盆地中心,松嫩平原中西部,域图酷似蝙蝠。陆续出土了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等大量古生物化石;有新石器、青铜、早铁、辽金等各个时期的遗址、遗物点30多处。考古证实,大同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推至6500年前。大同已立百余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里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吸引了不同民族的人们来此谋生:放牧、捕鱼、狩猎、垦荒。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与移民文化在这块土地上水乳交融,孕育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创造了很多光辉的历史。
大同天赐福霖、地灵人杰。
▲古代展厅
●近现代展厅(古镇大同、民俗集锦、移民之乡、红色火焰、石油之源)
百余年的大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松嫩平原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崛起了一座繁荣美丽、文明和谐的城市,抒写着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大同曾为郭尔罗斯后旗辖境,因小镇地处伊顺招段中心,四通八达,百业兴旺亨通,亦称“大通”。另有祈望小镇长治久安,百姓同心同德,保卫和建设家园,故称“大同”。金代时期,大同地区土盐贸易繁荣,吸引了大量商人和百姓在此定居,这是形成大同人口的一大基础。1959年,松基三井喷油,大同名声鹊起,被誉为“油城大庆的延安”。
▲近现代展厅
●农业部分(农业历程)
大同区地沃水阔,适宜耕作。清末设治初期,这里蒙汉杂居,农牧并举,其后,蒙族大部分远迁,汉人与日俱增,农业也步步汉化,由人撒畜踩的粗糙耕作渐变成精耕细作。建国后,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使传统农业生产形势逐渐改变,几经起伏,迂回前进。至八十年代,本区发展成为以农为主,林、牧、副、渔、多元发展的新格局。近年来,大同区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区向特色农业区的跨越。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和观光农业的长足发展,逐渐成为工农并举的现代化城区和粮食、蔬菜、副食品的后勤保障区,在全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已然具有自己独特的地缘优势和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农业展厅
在做好基本陈展的基础上,延伸展示功能,自开馆以来举办各类临展50余次。其中,与市博物馆、铁人纪念馆等兄弟馆合作,举办9次联展。与庆葡社区、林源社区等举办20余次临展;利用5 ▪18国际博物馆日、国家遗产日、元宵节等节日举办30余次临展。
1.2015.10.15——30,百花争艳——林源社区群众摄影展
2.2016.3翰墨飘香——庆葡社区群众艺术展
3.2016.10大庆市书法名家书法展
4.2016.6与大庆市王进喜纪念馆合办“永远的铁人”临展
5.2017年5 ▪18国际博物馆日举办“沉睡 唤醒”大同历史图文展
6.2017.3绚丽多姿票证展
7.2018.5.18“匠人 匠心”传统木工工具展
8.2018.9:“回家——李铁军回乡艺术展”
9.2018.11.28“亚思翰墨 礼运大同”徐亚思书法艺术展
10.2018.12.29“泥火传薪”陶印篆刻艺术展
11.2019.3.12“楮墨百湖 溢韵大同”李义清师生展
大同,一座因盐而生,因油而兴的小城。拥有厚重的辽金文化、红色文化,独特的石油之源文化、农耕文化、移民文化。大同区文物遗址数量多、分布广,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登录古遗址、古墓葬、工业遗产、文化景观、革命遗址共35处,遍布全区8个乡镇。其中国保单位、省保单位各1处,市保单位7处,其它26处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5045件,珍贵文物 524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 120件,三级文物399件。
早在第四纪更新世晚期,大同地区就存在着众多大型哺乳类动物群,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等古动物化石留存至今,在大同区有二十余处发现了古动物化石。
以常家围子遗址和沙家窑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有大量石镞、刮削器等石器和各种陶器,这些出土器物带有明显北方渔猎文化的特征,既有齐齐哈尔昂昂溪文化的成分,也有小拉哈文化的内涵;随着人类由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与小拉哈二期文化、白金宝一期文化相类似的文化遗存在大同境内也多有分布,留下了丰富的石器、陶器和青铜器等丰富遗存。早期铁器时代以老山头乡宝山二队遗址为代表的多处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铁箭头等典型铁器;辽金时期是大同在古代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双榆树乡沙家窑墓葬出土有丰厚随葬品,老山头乡陈二道眼遗址和康家围子遗址还发现有数量众多的铁兵器和铁农具。
元明清各代生活在今大同地区的主要有蒙古族、女真族和汉族,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融汇,留下了质地优良的铁器、造型精美的瓷器及大量民俗用品等;清末民初,由于“闯关东”现象的兴起,大同地区逐渐成为“移民之乡”。战争时期,大同涌现了许多爱国组织和革命英雄,保家卫国的烽火遍地燃烧。1959年9月26日,位于大同区高台子镇的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拉开了大庆油田开采的序幕,大同区也因此成为油城大庆的延安。21世纪以来,大同区逐渐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而记录农业历程的传统农业用具并没有因此消失,虽已退出了田间垄土,但成为了宝贵的历史见证。
大同历史陈列馆围绕着大同地域历史开展文物及史料的收藏、展示、研究和对外宣传教育,通过大量文物、历史照片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反映和再现本地域历史人
物及重大事件。
大同区迄今发现古遗址35处,其中辽金时期遗址17处,占比50%。可见,辽金历史是大同最为厚重、最为突出的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可助力地方文化及其它各项事业发展。2017年5月,我区邀请省、市历史学者及考古专家,召开了“大同地区辽金文化论证会”,专家们通过实地踏查、史料分析、座谈等形式,对大同地区辽金文化进行研讨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大同地区辽金文化遗存丰富,相关遗址的发现和认定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学术意义。其中,老山头乡康家围子盐场在辽金时期应为金肇州土盐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当时该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历史学者认为,古盐场地区可能是松嫩水域的重要交通枢纽;太阳升镇九间遗址为大规模辽金时期重要遗存,其中有金代大型建筑基址,或为重要宫殿。
通过以往的考古发掘报告和文化部门掌握的文物信息,可得知大同区内共有文物18类,包括玉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及其他金属器、雕乡、书法绘画、钱币、牙骨角器、竹木雕、织绣、古籍善本、邮品、皮革、标本化石等。随着文物管理部门的建立,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也逐步推进。最终的普查数据显示,大同区新增武器、宣传品、档案文书、票据、度量衡器5类文物,登记在册的文物达到1859件。大部分文物保存情况良好,少有需要修复的文物。在年代分布上,大多集中于新石器时代、辽金两代及现代。
(一)参观及开馆时间
本馆实行免费开放制度,参观者在一楼大厅接待室内登记后持有效证件入馆参观。
每周一、周二闭馆,开馆时间:8:30-- 16:30(16:00停止入馆),节假日正常开馆。
(二)、提供服务内容
1、免费讲解服务。固定讲解时间:9:00、10:00、14:30
为维护良好的参观秩序,大同历史陈列馆对观众流量实施有序控制,团体观众预先登记,并安排专人负责,20人以上由讲解员陪同参观。团体讲解需提前预约,预约电话:0459—2673201
2、免费资料提供:参观导览指南(中、英文)、展览介绍资料。
3、为确保文物安全,保持良好的参观环境,增加保卫人员提示牌,设专门的观众参观登记处。提供问事咨询,大厅设有服务台,随时为观众提供咨询服务。
4、一楼备有直饮水系统,可为游客提供免费饮用水。
5、设有残疾人专用通道,无障碍卫生间,医疗救护。
6、免费公用电话。
7、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配合学校课程,为青少年设计专门的参观项目和专题讲座。
8、设征求观众意见处;设免费衣帽、物品寄存处。
(三)观众须知:
1.酗酒者、衣冠不整者以及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者无监护人陪伴的,谢绝参观。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须由家长带领参观。
2.自觉接受安检,禁止吸烟,禁止带零食,严禁将易燃易爆、管制械具、液状物体等危险品带入馆内。
3.参观前请将包裹寄存,贵重物品请自行保管。
4.展厅内拍照请勿使用闪光灯及支架。
5.自觉爱护公共设施,请勿触摸展品,请勿攀爬躺卧。
6.自觉保持环境卫生,请勿丢弃杂物,请勿在馆内吸烟。
7. 禁止携带宠物进馆。
8.请听从馆内工作人员安排,保持参观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