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 城关区
开放时间夏秋季(5月1日至10月31日) 10:00-17:30;冬春季(11月1日至4月30日) 10:00-17:30;16:30游客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电话0891-6835244
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罗布林卡路19号
西藏博物馆概况
西藏博物馆毗邻世界文化遗产地-罗布林卡,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座国家一级博物馆、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于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于2009年7月1日实行免费开放。
2017年10月,在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作为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期间重大的公共文化惠民工程,西藏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正式实施。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西藏博物馆再次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
西藏博物馆建筑设计秉承“外观传统、内部现代”的理念,延续地域建筑根脉,外观沿用传统藏式建筑特点,金顶采用现代新型材料,集装饰和采光功用于一体,整体与世界文化遗产地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谐一致。西藏博物馆建筑宏伟大气、沉稳庄重,突出了鲜明的时代感、创新性和民族特色。
西藏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特色浓郁,诸如各种类型的史前文化遗物,多种质地和造型的佛、菩萨造像,历代中央政府颁赐给西藏地方的印信、封诰等重要历史实物,蘸金粉、银粉、珊瑚粉等书写的精美藏文古籍,五彩纷呈的唐卡,巧夺天工的竹木牙雕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品、服饰等等。西藏博物馆设有基本陈列《雪域长歌—西藏历史文化展》《离太阳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充分展示西藏地区历史发展进程与文化面貌。此外,西藏博物馆还将不定期推出各种类型的专题和临时展览,参与组织众多国内外西藏文化精品展等。
为了丰富我区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打造一处集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西藏博物馆精心策划推出儿童体验馆、文创体验馆、多功能报告厅、4D影院、观景平台、咖啡餐饮等文化休闲服务区。漫步馆区,芳草遍地、绿树成荫,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可尽情感受西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经过博物馆人二十多年的努力探索,西藏博物馆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先后荣获了“AAAA级旅游景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区直“青年文明号”等荣誉。并先后与中央民族大学、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大学、西藏藏医药大学等院校建立馆校合作,成为各院校教学实践基地,为广大学生提供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良好平台。
时光似水、岁月如歌。西藏博物馆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进,努力建成集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国内一流和国际有影响力的特色博物馆,成为展示西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窗口,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基地,具有浓郁特色文化的高原城市会客厅。
迎八方嘉宾,凝心聚力;展千古珍藏,继往开来。西藏博物馆诚待您的到来。
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
展馆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为主题、以“新旧西藏对比”为主线、以“民主改革”为重点,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围绕“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展开,全面展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中华文化始终是西藏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围绕“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统治下的旧西藏”铺展,深入揭露旧西藏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的黑暗、反动、落后、残酷。第三部分围绕“民主改革”铺展,系统展示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第四部分围绕“建设新西藏”铺展,全方位展示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情切关怀下,社会主义新西藏筚路蓝缕的建设历程和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五部分围绕“昂首阔步新时代”铺展,立体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论述在西藏的成功实践,深刻展现西藏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奋力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
西藏博物馆是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援藏62项工程之一,国家计委无偿拨款9625万元建设。
整个工程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包括主馆及文物仓库、配电房等,于1996年3月10日破土动工,1997年10月1日竣工。1997年10月1日,自治区举行了西藏博物馆主体建筑工程竣工和总书记题字揭幕仪式,“西藏博物馆”馆名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藏文馆名是从17世纪金写《大藏经》上临摹下来的。
二期工程包括民俗村、办公及生活附属设施,于1998年4月20日动工,1999年5月31日竣工。这项工程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设计,自治区第四建筑工程公司负责施工。西藏博物馆于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 。
2005年8月18日,为迎接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西藏博物馆特从所藏的1000多件玉器中精选107件珍贵玉器,分为元代、明代、清代3个单元展出。展品是自元代以来历代中央政府赏赐给西藏地方政府的玉器 。
2009年7月1日,西藏博物馆正式对外游客免费开放参观。
2011年全年参观总人数达225834人(次) 。
2016年12月1日上午,西藏自治区博物馆举行改扩建闭馆答谢活动,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正式闭馆 [7] ,计划闭馆时间为3-5年 。
2016年12月5日,国家旅游局通报,西藏博物馆4A景区被摘牌。
2017年10月,作为西藏“十三五”期间重大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新馆改扩建项目正式启动实施,国家总投资达6.6亿元。
2020年3月18日,西藏博物馆建设项目已经复工。
2022年7月,投资6.6亿元的西藏博物馆新馆即将开馆,近2700件(套)文物将在2022年7月与观众见面,其中600多件(套)文物是首次展出。 7月6日下午,记者从西藏博物馆获悉,该馆将于7月8日(周五)13时正式对外开放。当日线上、线下均可预约参观,接待参观人数为500人,当天前100名入场参观者可打卡获取精美礼品。 7月8日,改扩建后的西藏博物馆恢复开放。
1999年建成后的博物馆,主体建筑分展馆区和库区两个部分。展馆区一层为博览厅,二、三层为八个专门的展览厅,展出反映西藏史前、通史、自然、民俗、工艺等八个方面的文物和实物 。
截至2013年,既有现代文体活动适用的大型表演场地,又有以西藏民俗文化苑和庄园楼为主体的文化景观,还有多功能厅、文化长廊、工艺品商店等服务设施 。
西藏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并不仅仅一味地传承,它在保留了藏族传统建筑特点的同时,又结合了现代建筑极其实用的特性。将民族外壳由现代材料、现代房屋架构利用现代空间布局支撑起来。序幕厅中壁龛写着藏、汉、英三种文字前言;每部分的前言,均作四柱三间横梁托木式框架;陈列厅内柱头及顶棚用柱面幡、布艺、香布来装饰,陈列柜上镶紫铜八吉祥图案 。
博物馆墙体用花岗石砌就,上端为藏式女儿墙即镶嵌柽柳女墙,屋顶用琉璃瓦覆盖。博物馆内部结构采用现代结构体,朝阳一面镶有进口落地大玻璃。馆内还装备有先进的监控和调温设备 。
新馆
西藏博物馆新馆占地面积达6.5万平方米,馆藏藏品52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4万余件(套),是西藏唯一一座集典藏、展示、研究、教育、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一级现代化综合博物馆。
西藏博物馆展厅由史前文化、不可分割的历史、文化艺术、民俗文化四大部分组成。 史前文化展厅向人们展示了,早期在藏北海拔四千米发掘的用以日常生活的石片、石核等旧石器工具,以及在昌都出土的石锛、石斧、石凿和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簇、骨锥、骨针和各种红陶、灰陶、黑陶器具,完整地再现了西藏步入文明社会前具有代表性的时代进程——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除了各种类型的史前文化遗物,博物馆还有其他丰富的馆藏珍品,如多种质地和造型的佛、菩萨人物造像,历代蘸金粉、银粉、珊瑚粉等手写的藏文典籍,历代中央政府颁给大活佛的金印,金瓶掣签仪式使用的金瓶和玉签,五彩纷呈的唐卡画,各种乐器、法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别有风格的陶器等等。展出有一千多件精选的文物展品。
贝叶经(吐蕃时期)
贝叶经是用生长于南亚的贝多罗树树叶制作而成的梵文经书。由于古印度人在制作贝叶经时采用了很多独特的药物处理方法,因而贝叶经不干裂、不卷曲、不虫蛀、不霉变,是保存完好的、研究早期佛教史和佛教文化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桦树皮书写经
西藏博物馆馆藏桦树皮书写经是世界上唯一一部完整的桦树皮经,采用桦树内层树皮,两层相合,双面墨书手写。其产生于吐蕃时代佛教兴盛期,厚约5厘米,虽历经千年,上面的文字仍然清晰。
金瓶
金瓶掣签制,源自清乾隆皇帝,用于对各大活佛转世灵童认定。清乾隆时期,西藏一些权贵在活佛转世问题上弄虚作假,通过贿赂神巫,将自家孩童扶上宝座。乾隆皇帝遂颁赐一金瓶,要求活佛圆寂后,须选出候选灵童,然后将候选灵童的名字写在象牙签牌上,放在金瓶内,经过高僧大德念经加持,再由皇帝加封的“呼图克图” (大活佛)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佛祖释迦牟尼像前共同通过抽签认定。
印章和金册
西藏博物馆馆藏多枚达赖喇嘛印章,其质地名贵,均为金或玉制,书写语言为汉、藏、满、蒙古4种文字。金册为清朝皇帝册封达赖喇嘛时所颁布,将诏书直接刻于金箔之上。
双体陶罐
双体陶罐出土于昌都卡若遗址,制作工艺纯熟,代表了卡若文化的制陶水平和卡若先民高超的器物造型能力,是新石器时代西藏陶器的代表和点睛之作,也是西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青花缠枝莲纹花觚
青花缠枝莲纹花觚属佛龛供案上的五供之一,是1736~1799年年间(清代乾隆年间)的作品,由督窑官唐英监制。造型高大精美,青花纹饰秀丽流畅,是乾隆早期的标准器,成对保存。
明永乐青花莲花纹执壶
西藏博物馆展出的瓷制木纹釉碗,系仿制西藏地区日常用的木碗,仿制之精,真假难辨。明清时期具有藏文化传统特色的装饰如藏族人民喜爱的八吉祥、缠枝莲、藏文、佛家吉语等图案开始频频出现在瓷器上。
唐卡艺术
唐卡来自藏语唐嘎音译,是藏族文化历史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博物馆内陈列的唐卡的题材内容涉及藏族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所有展出的唐卡虽年代久远,但色彩依旧艳丽奔放。绘制唐卡用料的考究,据说全部采用天然矿植物原料,保证了色泽鲜艳且经久不退。博物馆内展出的唐卡还涉及不同画派,有勉唐画派、齐岗画派、尼泊尔画派等,从各画派之间或鲜明或细微的差别,说明早期唐卡艺术的繁盛兴旺、百家争鸣的局面。西藏博物馆还曾展出世界上最长的手绘卷轴唐卡,该唐卡全长618米,宽2.5米,整幅画卷约1500平方米,重1000余公斤。
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援藏62项工程之一,于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博物馆占地面积539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508平方米,展厅面积10451平方米。馆区中轴线上依次坐落着序言厅、主展馆和文物库房。西藏博物馆具有鲜明的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特点,同时又深刻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实用特点和艺术神韵。
2016年12月1日起,西藏自治区博物馆因改扩建闭馆。 2017年10月28日,由国家投资6.6亿元实施的馆改扩建工程奠基动工。
开放时间:
夏季:10:00~17:30
冬季:10:00~16:30
门票价格 : 免费(周一不能参观),博物馆可提供以藏、汉、日、英四种语言提供的有声导览器,租语音导游机20元/部。
闭馆日:星期一
交通信息
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罗布林卡路19号
交通路线:109、106、98、86、200、201、203、204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