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物馆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0 0

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天山区

开放时间(1)夏季:4月15日—10月15日,每周二至周日的10:00—18:00(16:30停止进馆),每天限量2000人入馆,实行免费开放。 (2)冬季:10月16日—次年4月14日,每周二至周日的10:30—18:00(16:30停止进馆),每天限量2000人入馆,实行免费开放。

电话0991-4552826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西北路132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路132号,是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文物和标本收藏保护、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于1959年正式成立,原馆初步设计是农业展览馆,为山字形平房建筑,1962年迁至现址改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名是老一代革命家朱德委员长1959年来新疆视察工作时为题写的。2005年新馆建成,建筑面积17288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二层,主体高18.5米,该馆科研工作以馆藏文物为重点。


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暂无内容

195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前身农业展览馆筹备,初步设计为山字形平房建筑。


195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正式成立。


196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迁至乌鲁木齐市西北路132号改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1963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正式开馆。


2005年9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馆建成开馆。新馆建筑面积17288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二层,主体高18.5米,玻璃穹顶顶标高29.5米,建筑平面基本呈"一"字型平面对称布局,具有西域风格和新疆地方特色。


2022年5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二期场馆建成投用,新疆博物馆迈入“双馆时代”。新场馆投用后,文物保管、保护区域面积从原来的3000平方米增加到1.16万平方米;陈列展览区域面积从原来的6178平方米增加到1.13万平方米。

该馆基本陈列有"新疆历史文物"、"新疆民族民俗"。还举办过"中国原始社会"、"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高昌封建社会"、"伟大祖国丝织工艺"、"新疆原始社会"、"汉--唐时期的新疆"、"新疆石窟壁画(摹本)"、"新疆出土文物"、"祖国锦绣"、"新疆古尸(及伴出文物)"、"馆藏书画"等专题陈列和展览。


基本陈列:

《找回西域昨日辉煌--新疆古代历史文物陈列》

展出面积1500平方米,历史文物700多件,整个陈列分为文明的曙光、金石之光耀天山、汉通西域开先河、群雄争霸民族融合、大唐雄威置安西、勇捷回鹘迁天山、蒙古西征立汉国等12个单元。集中了新疆各地出土的各类精品文物,特别是文物考古工作者发掘的大量珍贵文物。并结合沙盘、照片、图表、模型、人物复原像、摹绘、拓片、历史文献、互动装置、多媒体触摸屏、声、光、电现代手段等形式系统展示了新疆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新疆地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发展阶段的历史概况:

展览中央大厅为圆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貌沙盘,历史展厅的西域都护府、新疆境内丝绸之路沙盘,三个沙盘准确地塑造和刻画了新疆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西域都护府沙盘力求表现的主题是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置的西域都护府;《新疆境内丝绸之路示意图》版心面积为10平方米,模型悬挂,模型表现了新疆境内各条丝绸之路走向,运用光电显示和控制技术,对丝路的南道、北道和中道分别进行动态显示;这里展出的文物有石器、陶器、木器、文书、毛、棉、丝织品、青铜器、铁器、玉器、各类雕塑、绘画、岩画、金银器、货币、食品等种类齐全,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这些文物从不同的角度充分证明,早在公元前,新疆就列入了中国版图;新疆各地出土的各类汉文、龟兹文、焉耆文、回鹘文等各民族文字简牍、文书、信件、经文等重要文物不仅是直接研究中国历史的珍贵资料,对中亚乃至世界民族、文化史的研究也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历史的丰碑--新疆革命史料展览》

展出面积700平方米,革命文物200多件、图片200多幅,分为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人民民主运动的一部分--三区革命、新疆和平解放和亲切的关怀巨大的支持四部分,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建设新疆而流血牺牲的史实和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新疆各项事业发展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


《新疆民族风情陈列》

展出面积1500平方米,文物上千件,通过蜡像、民族生活场景复原等陈列设计手段,较全面的展现了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达斡尔、满、塔塔尔、俄罗斯等12个民族的民俗风情。在以维吾尔民居为主的中央主展厅,还配置了三个各具特色的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族以及蒙古族的毡房,各种动物标本。整个展厅以表现每个民族的建筑特色为主。


主题展览

《逝而不朽惊天下--新疆古代干尸展览》

2014年9月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推出干尸展览。 面积约700平方米,展出数具古尸,辅助陈列了大量随葬精品文物,并以照片、图片、多媒体触摸屏等多种形式丰富陈列内容。整个陈列分为罗布泊的楼兰居民、小河-埋葬千口棺材的墓地、戴金额面具的营盘人、扎滚鲁克的彩绘面人、精绝国夫妻情、阿斯塔那地宫的主人、阿勒泰石人石棺墓等7个单元。


《瀚海霓裳--西域服饰的记忆》

2010年6月推出的主题展。展出150多件文物珍品和几百幅复原图。上至3800年前后的小河墓地,下至百年前的清代,从先秦服饰,到西域汉晋服饰,到隋唐五代服饰,再发展为红带系宝冠、金锦衬英姿的西域宋元服饰,最后演变为具有民族风格的明清西域服饰。


《永远和祖国在一起》

2010年6月正式推出的展厅。展览分为序厅、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诞生、在中华多元文化的熔炉中成长、在丝绸之路的发展中繁荣、互动游戏五个部分。展厅面积1100平方米、展线长360米、文物展品87件、辅助展品22件,其中珍贵文物18件,如"五星出东方"护膊锦、汉归义羌长印、唐代陶俑等。展览形式设计以"内容科普化、形式艺术化"为理念,将文物和辅助展品的静态展示,辅以动漫、多媒体等声、光、电多种手段。其中,一幅巨大的"西域都护府西域诸国图"以投影形式展现,同时又设置了一个19寸电脑显示屏,让观众近距离读图。此外,展厅里还设置了影像播放厅,观众可以坐下来观看循环播放的新疆纪录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品3.2万件(号),其中一级品288件(2014年10月数据)。有丝毛棉麻织物 (包括锦、绮、绫、罗、纱、缦、绢、印染、刺绣等大量汉唐丝织品,毯、毡、绦带、刺绣等古代毛织品),多种文字 (汉文、回鹘文、 佉卢文、吐火罗文、梵文、古和田文、吐蕃文、阿拉伯文、粟特文等) 书写的文书、简牍,晋唐时期木雕、泥塑俑像及纸本、绢本人物,花鸟绘画,具有斯基泰文化特征的青铜器,以及新疆各兄弟民族的服饰与工艺品。此外,还有部分古生物化石和古尸标本等。


古代干尸类

楼兰女尸:1980年在罗布泊北铁板河墓葬出土的铁板河女尸,是世界著名的古尸之一。距今3800年,死亡年龄大概在40-45岁,身长152厘米,生前高约155.8厘米。面色棕褐,尖高鼻梁,眼睛深凹,长长睫毛,下巴尖俏,栗色直发披散于肩,甚至体毛、指甲、皮纹均清楚可见。皮肤呈古铜色,有楼兰美女的雅称。 

营盘男尸:1995年,新疆考古所在新疆尉犁县营盘遗址的一个汉晋时期墓葬群的第15号墓中发掘出的男尸。古尸身上的服饰依然鲜艳华丽,尤其是上身的红地对人兽树纹罽袍非常罕见。死亡年龄25岁左右,男性,身高约一米八。被评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小河墓地女性干尸:该女尸身长158 厘米,皮肤呈灰白色,胸乳下垂明显。头面部保存最好,窄额,宽颧骨,眼窝深凹,依稀可见眼睫毛,鼻梁尖而小巧,嘴紧闭。灰棕色头发自然中分,长至颈肩部。头发表面似用胶状物涂抹过,一缕缕粘结在一起。很难看出她生活在3800年前。 

且末男尸和女尸:皮肤保存完好,毛发俱全,他们的面部做了精美的化妆,此外,他们身穿的深咖啡色的长外套,毛质平纹,足穿长筒软皮靴,彩色毡袜,这种多色彩毡袜的发现,证明在2800年前,在新疆就存在了擀毡工艺,是畜产品加工的新品种之一。 


其他文物藏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汉代。长18.5厘米、宽12.5厘米,1995年出土。此锦的纹样和文字,是根据东汉时期广泛流行的五行学说而设计的。锦面上织出的虎、鸟、避邪(神鹿)等动物,也与五行学说中关于东西南北中五方的空间观念相联系,另有四个排布成四方形的圆环纹,可能是星象图的象征。

焉耆语《弥勒会见记》剧本残页:唐代。长27.5厘米、宽18.5厘米,1975年出土,共发现44页,均为两面墨书。剧本是一部大型分幕剧作,内容是说年已120岁的婆罗波婆离梦中受天神启示,想去拜谒释迦牟尼如来佛。但因年长,不能亲身前往,故派其弟子弥勒等十六人,代表他谒佛致敬,这是已知中国最早的剧本。

青铜武士俑:高40厘米,1981年出土。头戴高筒尖顶弯钩宽沿帽,上体裸露,腰系短裙,大眼高鼻,体格强健。据分析,该俑的身份当是公元前5世纪左右,生活在今新疆伊犁地区的古代塞人武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路,是新疆文物收藏和科研中心,省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建于1953年。其外观造型具有维吾尔建筑风格。馆内装饰亦富有民族特色。展厅面积7800平方米,共收藏历史文物、民族文物、革命文物等5万余件。 目前常设的展览有: 

    1、新疆少数民族民俗展览──系统介绍新疆12个少数民族在服饰、起居、节庆娱乐、婚丧、礼仪、饮食、宗教及其它方面各具风姿的民情风俗。

    2、新疆历史和出土文物展览──展出了自四、五千年前直至近代从丝绸之路发掘及收集的一千多件珍贵文物,包括锦娟、陶瓷、泥俑、钱币、碑贴、文书、典籍、兵器、器具等。

    3、新疆古尸展览有距今3800余年的楼兰女尸,有距今3200余年的哈密女尸和距今3000年且末女尸。     该馆还举办过“中国原始社会”、“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高昌封建社会”、“伟大祖国丝织工艺”、“新疆原始社会”、“汉—唐时期的新疆”、“新疆石窟壁画(摹本)”、“新疆出土文物”、“祖国锦绣”、“新疆古尸(及伴出文物)”、“馆藏书画” 等专题陈列和展览。

开放时间

(1)夏季:4月15日-10月15日,每周二至周日的10:00-18:00(16:30停止进馆),每天限量2000人入馆,实行免费开放。


(2)冬季:10月16日-次年4月14日,每周二至周日的10:30-18:00(16:30停止进馆),每天限量2000人入馆,实行免费开放。


交通信息

1. 乘坐公交7路、51路、 52路、66路、68路、303路、305路、309路、311路、518路、906路、910路、912路、928路在博物馆站下车即是。


2. 乘坐公交23路、34路、527路到桥头站下车,沿西北路向北步行500米即是。


3. 乘坐快速公交(乌鲁木齐市BRT)5路到西北路站下车,沿西北路向南步行约500米即是。  

馆内收藏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