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物馆 >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0 0

地区北京 北京市 海淀区

开放时间09:00~17:00,16:00停止发票,周一闭馆

电话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复兴路9号。展览大楼1958年10月兴建,1959年7月建成,1960年8月1日正式开放,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2012年9月,军事博物馆对展览大楼加固改造,2017年7月竣工。加固改造后,军事博物馆展览大楼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陈列面积近5.9万平方米。主楼建筑高94.7米,南北两侧各4层,楼顶装有直径6米的巨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全馆有43个陈列厅(区)。

军事博物馆主要从事收藏、研究、陈列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历程和人民军队建设成就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以及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军事历史和世界军事史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围绕党和国家及军队的中心工作,举办各种专题性、时事性、纪念性展览。接待国内外来宾和观众的参观访问。组织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组织开展与国内外博物馆之间的业务交流。下辖综合办公室、编辑研究室、宣传教育室、设计美术室、藏品征集保管室、文物保护室、信息资料室、安全保卫室、通州分馆、怀柔分馆等10个中层单位。同时还设有学术委员会、艺术委员会、文物鉴定委员会。

文物收藏。军事博物馆馆藏文物以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史、中国古近代军事史和世界军事史为主。馆藏特色文物为武器、军服、证章和军事题材艺术品等。现有文物18万余件套,一级品1793件套。馆藏文物包括飞机、大炮、舰船、导弹、枪械、弹药、冷兵器、勋章、证章、印章、钱币、陶器、瓷器、器具、服装、旗帜、文献、笔记等。代表性文物有:秦兵马俑、西汉铁铍、汉代钩镶、隋铜虎符、元至正十一年铜铳、明洪武五年碗口铳、明洪武十年铜铳、明东司房锦字号象牙腰牌、明王忬象牙腰牌、清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太平天国铁炮、左宗棠印章、丁汝昌战袍、“镇远”舰铁锚、金陵机器局造铜炮、加特林机枪、叶挺北伐战争使用的指挥刀、朱德在南昌起义中使用的手枪、毛泽东送给袁文才的皮裹腿、贺龙的狮钮印章、红军的第一部电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印章、周恩来的红星奖章、泸定桥铁索、贺龙题写的“兴盛番族”锦幛、黄土岭战斗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杨靖宇的印章、左权的转轮手枪、八路军军工部生产的“八一”式马步枪、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代表日军投降时呈缴的战刀、我军的第一辆坦克“功臣号”、北平(今北京)城门钥匙、黄继光的朝鲜金星奖章、王海驾驶的米格15战机、头门山海战英雄炮艇、U2飞机等。

军事博物馆以全军各大单位调拨、个人捐献和转让等方式,对我军历史文物和中国近现代文物进行系统征集,奠定军事特色鲜明的红色大馆的文物优势地位。近年来,采取捐购结合的方式,加大对世界军品的征集,征集到极具收藏和研究价值的珍贵文物近2万件(套)。

军事博物馆文物库房,建筑面积约1.8万平米,下设藏品库、珍品陈列室、总账室、摄影室、3D数据采集室、修复室、武器保养车间等功能区,配备恒温恒湿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讯系统、安防系统,成为集文物管理、陈列展示、文物保护、文物信息采集和安全防范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信息化、专业化藏品库房。


军事博物馆陈列体系以军事历史为主,主要有: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陈列

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为推翻三座大山进行的20多年(1921-1949)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史,分为土地革命战争、全国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三个部分。


2、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陈列(筹建中)

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军队革命化、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展示人民军队忠实履行使命、保卫和建设祖国的丰功伟绩以及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优良传统。

3、兵器陈列

分负一层、一层和二层三个展区,重点突出人民军队缴获和使用的武器装备,特别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的功勋武器,力图从一个侧面揭示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战斗精神和光荣传统,展示新中国兵器装备从无到有再到强的发展历程。

4、人民军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

展览设置“缔造和领导新型人民军队 夺取中国革命战争伟大胜利”“建设合成军队 全面履行保卫祖国职能”“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服务改革开放大局”“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4个部分。展示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

5、军事科技陈列

设置陆军重武器装备技术、陆军轻武器装备技术、海军武器装备技术、空军武器装备技术、导弹武器装备技术、核武器与核技术和平利用等展区。通过介绍国防科技、诸军兵种军事技术知识,运用现代科技展示方式和手段,以提升观众科学素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为宗旨。

6、红色记忆—馆藏革命军事艺术作品陈列

分油画、雕塑和中国画作品等,展示军博收藏的军内外艺术家的军事题材精品力作,充分展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与精神面貌,全面展现人民军队发展建设所取得的丰功伟绩。

除基本陈列外,军事博物馆还举办大量大型主题展览。近几年来举办的《用兵如神——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历史不能忘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展》《古田会议——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日战争主题展》《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各界观众的广泛赞誉,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特别是2017年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承办的《铭记光辉历史 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分室内展区和室外武器装备展区两个部分,陈列面积达7300平方米(其中展厅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广场展览面积2300平方米),展出各种图片1100余幅、文物1300余件、大型实装18件、单兵装备22件、艺术品13件、景观7个、模型61件,全面展示人民军队的辉煌成就,大力弘扬我军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重点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辉煌成就。

信息化建设。军事博物馆门户网站于2010年8月1日正式上线,建立了军事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网站设关于军博、资讯动态、展览陈列、参观服务、参与互动、馆藏文物、研究创作共7个一级栏目,对外发布军博资讯、展览预告、参观指南、文物征集、志愿者招募等信息,提供门票预约、网友留言、调查问卷等功能。为扩大展览影响力和方便观众远程参观,陆续推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陈列、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陈列、兵器陈列、中国历代军事陈列、军事科技陈列、红色记忆——馆藏革命军事艺术作品陈列等6个基本陈列网上展馆,以及“铭记光辉历史 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网上展馆。此外,为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形势,先后建立和开通了军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

2017年,以展览大楼加固改造工程为契机,军事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根据国家文物局智慧博物馆参考模型和技术标准,建立了“一个中心、五大平台”的信息化体系架构,即以云计算为中心、构建传播平台、服务平台、研教平台、管理平台和运行平台。开发门户网站、APP客户端、微信公众号、虚拟博物馆、票务管理、公共信息导览、智能讲解等10套应用信息系统。在数字化基础上增加智能感知、定位和互动功能,实现线上线下信息融合,通过大数据分析、信息推送等手段,为观众提供更精细化和智能化的服务。

自1985年起,军事博物馆编辑出版月刊《军事史林》。期刊主要从军事历史、武器装备、军事艺术等全面反映中外军事发展历程综合性知识。



暂无内容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决定,为庆祝建国10周年,在北京新建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博物馆和展览馆。同年10月12日在军事博物馆陈列大楼建筑工地隆重举行开工典礼。 

1959年7月,军事博物馆陈列大楼建成; 同年3月12日,中央军委第167次会议议定:“正在筹备的军事博物馆,可以定名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1960年5月13日,总后勤部军械部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移交武器、器材、弹药1525件; 同年8月1日,正式开放,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 

1962年夏,毛泽东主席为军博题写馆名。军博报总政副主任肖华并中央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罗瑞卿同意,请毛泽东主席为军博题写馆标。毛主席欣然同意,在6页信笺纸上写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1个大字。同年8月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共有红军馆、抗日馆、解放馆、抗美援朝馆、现代馆、兵器馆、民兵馆、礼品馆、综合馆。

1965年8月,军博鉴定出馆藏一级文物936件,其中红军馆229件,抗日战争馆206件,解放战争馆263件,抗美援朝馆159件,保卫社会主义建设馆62件,兵器馆17件。

1967年1月中旬,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军博闭馆。

1970年10月13日,军博按试行编制组建领导机构,取代“革委会”。周础任政委,耿学文任副馆长。并建立临时党委。馆下属共3个处级单位:政治部、管理处、陈列宣传处。

1975年10月29日,军博历史综合馆(原综合馆之改称。因其缺少建国后的内容)开始内部预展。

1977年4月,《毛泽东主席纪念展览》经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等领导人批准,进行内部展出。同时对内开放的还有已陈列就绪的3个历史分馆。

1979年,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尖兵1号”及其返回舱,由国防科工委交军博收藏。

1981年7月,军博历史综合馆撤除。

1982年3月,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军博是该学会发起单位之一,副馆长秦兴汉、马仲廉参加成立大会,被选为该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秦兴汉为常务理事和副理事长。同年8月1日,进行重大调整修改的兵器馆和经过进一步修改的现代一分馆正式开放。

1985年8月13日,抗日战争馆正式开放。

1987年1月1日,军博试行全周开放制度,每周7天都开馆,改变星期一闭馆的惯例,只在元旦、“十一”各闭馆1天,春节闭馆2天,每年可增加约57个开馆日。

1988年7月1日,军博《中国古代战争馆》《中国近代战争馆》正式开馆。

1994年8月1日,军博试行分馆制并开始运行。

1995年12月22日,北京市首批博物馆注册登记颁证会在北京市文物局召开,军事博物馆成为首批注册的55所博物馆之一。

1998年4月7日,革命战争馆东一、二、三层楼于6月起陆续撤展。同年8月25日,军博干部按新编制开始定岗定位。同年10月21日,军博召开领导干部会议,确定从1998年11月1日起展览大楼全面闭馆维修。

2001年2月13日,军事博物馆大楼中央空调安装工程开工典礼仪式在军博举行。

2004年2月18日,《土地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全国解放战争馆》开馆仪式在军博举行。

2008年3月1日,军博在首都博物馆界第一个免费开放。 

2010年7月,军博展览大楼加固改造工程立项。

2012年9月21日,军博展览大楼加固改造工程举行开工典礼。

2017年7月,军博展览大楼加固改造工程竣工

重要藏品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代表性文物有:秦兵马俑、西汉铁铍、汉代钩镶、隋铜虎符、元至正十一年铜铳、明洪武五年碗口铳、明洪武十年铜铳、明东司房锦字号象牙腰牌、明王忬象牙腰牌、清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太平天国铁炮、左宗棠印章、丁汝昌战袍、“镇远”舰铁锚、金陵机器局造铜炮、加特林机枪、叶挺北伐战争使用的指挥刀、朱德在南昌起义中使用的手枪、毛泽东送给袁文才的皮裹腿、贺龙的狮钮印章、红军的第一部电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印章、周恩来的红星奖章、泸定桥铁索、贺龙题写的“兴盛番族”锦幛、黄土岭战斗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杨靖宇的印章、左权的转轮手枪、八路军军工部生产的“八一”式马步枪、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代表日军投降时呈缴的战刀、中国人民军队的第一辆坦克“功臣号”、北平(今北京)城门钥匙、黄继光的朝鲜金星奖章、王海驾驶的米格15战机、头门山海战英雄炮艇、U2飞机等。

馆内收藏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