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河北省 邯郸市 丛台区
开放时间夏季:9:00-11:30,14:45-17:30 冬季:9:00-11:30,14:00-17:00 周一全天闭馆
电话0310--3012739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人民东路399号文化艺术中心西侧
邯郸市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一批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和河北省志愿者实践基地。邯郸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前身为成立于1968年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邯郸展览馆”。
邯郸市博物馆新馆始建于2008年,位于市地标建筑艺术中心西侧,坐落在邯郸市滏东大街东侧,与龙湖公园隔路相望,占地约12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0679平方米,展厅面积15000余平方米。作为全市瞩目的重大文化项目,邯郸市博物馆新馆集现代化、智能化、体验化于一体,努力打造成为广大群众“艺术的殿堂”、“学习的课堂”和“休闲的乐园”。
邯郸市博物新馆建筑总高35.5米,分为地下1层,地上6层:地下一层为多功能厅和地下车库、设备用房等配套设施。一层为观众综合服务大厅和青少年体验中心,设有母婴室、单独洗手间等设施;二层为临时展厅;三层为《“甘丹”风华——邯郸历史文化陈列》,展示了邯郸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全面反映了邯郸历史文化、社会变迁过程,是了解邯郸、认识邯郸的文化窗口;四层为磁州窑、古代石刻艺术、中国历代钱币等三个独具特色的专题陈列展厅。五层、六层配备有文物保护实验室、办公科研用房等。
邯郸市博物馆集中荟萃了全市文物精华以及最新研究成果,馆藏文物近万件(套),其中以新石器时代早期磁山文化遗址文物、先商文物、先秦两汉赵国文物、邯郸境内佛造像、各个时期磁州窑精品文物等最具特色。一楼中央大厅三面墙壁还镶嵌有“磁山之光”、“胡服骑射”、“建安风骨”三幅锻铜壁画,总面积为210平方米,集中反映了邯郸历史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是目前国内室内锻铜壁画之最,曾荣获2002年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大厅中央还设有一组以赵王陵出土的青铜马为原型而创作的青铜马群雕,气势恢弘,突出了光辉灿烂的赵文化精神。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名片,邯郸市博物馆集艺术与科技于一身,馆内陈列的一件件珍贵文物,无不蕴含先人的智慧和希望,伴随着“开拓、创新、进取”的文化特质从远古走来,凝聚成了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一生不变的灵魂,成为邯郸人乃至整个中原人永远守望的精神家园。
新馆迁建以来,邯郸市博物馆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秉承“弘扬传统文化,服务邯郸民众”的理念,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社会效益发在首位,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深入研究发掘优质文物资源,不断丰富展陈内容,进一步增强博物馆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想方设法让文物“活”起来,尽心沟通创新服务桥梁,努力提升广大观众的体验、参与感和获得感,让有限的文化、文物资源在无限的大千世界里熠熠生辉!
邯郸市博物馆的前身是邯郸展览馆。邯郸展览馆建于1968年7月25日,落成于1968年12月26日,时名 “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邯郸展览馆。
1984年7月5日,中共邯郸市委决定设立邯郸市博物馆,启用邯郸市博物馆公章,与当时的邯郸市展览馆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共用一个主馆建筑,均直属于中共邯郸市委宣传部领导。博物馆公章的启用,标志着邯郸市博物馆的正式成立。
1986年8月30日,中共邯郸市委决定,撤销市展览馆建置,只保留邯郸市博物馆,划归邯郸市文化局领导,并以之作为邯郸市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和邯郸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7年9月27日邯郸市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开馆典礼仪式。
1994年底,市委投资270万元对博物馆及其广场实施“启新工程”,极大地促进了文博事业的发展。
自1997年起,邯郸市博物馆隶属邯郸市文物局。
1999年改建文物库房3间188平方米,增添库房设施,库房内全部焊接安装了文物庋藏架。
2000年6月至2001年9月,市政府投资2300余万元实施了博物馆改造扩建工程,同时还对全部的基本陈列进行更新改造。新建文物库房800平方米,使近2000件文物标本编排、上架,改变了过去文物标本摆地摊的状况。
2005年,邯郸市博物馆被国家人事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17年晋级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0年10月1日至3日,从邯郸市中华大街迁至邯郸市文化艺术中心西侧场馆的博物馆新馆试开馆。
2020年11月13日,邯郸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
邯郸市博物新馆建筑总高35.5米,分为地下1层,地上6层:地下一层为多功能厅和地下车库、设备用房等配套设施。一层为观众综合服务大厅和青少年体验中心,设有母婴室、单独新手间等设施;二层为临时展厅;三层为《“甘丹”风华——邯郸历史文化基本陈列》,展示了邯郸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全面反映了邯郸历史文化、社会变迁过程,是一个全面了解邯郸、认识邯郸的文化窗口;四层为磁州窑展、古代佛教造像石刻展、古代钱币展等三个独具特色的专题陈列展厅。五层、六层配备有文物保护实验室、办公科研用房等。
青铜马
在博物馆二楼的《赵文化展厅》中,陈列着我国最早、最具有写实艺术风格的三匹青铜马。其中的一匹作昂头行走状,高18厘米、长24.5厘米,五官及额鬃清晰,右腿前抬,体态劲健有力;另一匹为低头立马,高15厘米、长23.5厘米,五官及额鬃清晰,腹部铸有生殖器表示该马为雄性,马做打鼻状,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还有一匹是后坐式立马,作低头觅食状,高15厘米,长22.5厘米,低头左倾,后足略蹲,左腿断,尾部打结下垂,五官清晰,嘴微张,以线条表示额脊鬃毛,造型简洁,这三匹青铜马比“马踏飞燕”还要早400年左右。
“蜀西工”造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
该器物由三部分组成:酒樽盖、酒樽和托盘。顶端的酒樽盖隆起,重达1705克,上面的三只朱雀展翅欲飞。虽然中间的提环已残缺,但盖面上描绘的两周流云纹清晰可见。中间的酒樽为直桶状,腹部两侧透雕了蟠龙铺首衔环。侧壁外侧是两圈图案带,主要采用了细线镂刻手法和鎏金错银的工艺嵌入各种祥瑞图案形象,描绘有流云、鸟兽、奔鹿、羽人、西王母、侍者、山丘、奇花异草等神仙境界的生动画面。酒樽底部的三足成熊形,熊以肩乘盘,张口吐舌,形貌狰狞,通体镶嵌松绿石和衬以米色的水晶珠,与鎏金的器体相辉映。底部的托盘为宽平沿,浅直壁,三熊形足,比酒樽的熊形足稍小。托盘底部还阴刻纪年的48个隶书铭文。
酒海
“酒海”是古时候人们对容量很大酒器称呼。此为邯郸市博物馆馆藏最大的盛酒器物——酒海。它的颈部有一圈文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二月韩氏吉造酒海。酒海周身修饰有褐彩花草纹饰,腹部还有八列文字:“贤良是孟江,孝顺是王祥。在家敬父母,何须远烧香。女贤是孟江,二郎担山赶太阳。三人哭活紫荆树,王祥卧冰救亲娘。”都是古代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
文字缸
此器物除了周身花草纹外,再无其他装饰,唯其肩部有一圈饶有意思的打油诗:“康熙八年,造下此坛。出在山西,郡名凌川,附城镇上,西南子山。”这句话交代了此物的制作地点。缸上还有一些广告词似的诗句:“放酒酒好,成醋醋酸,放水不漏,淹菜菜咸,诸般都放,放蜜更甜。”“买上一个,君常喜欢,人人爱买,不论价钱,使了想使,胜活十年。”而且,缸上有还许多口头趣言:“我要讨价,细细五钱”(意思是这个器物只卖五文钱)。“可好可好,直钱直钱。休走休走,快还快还,真正白货,去而何南。”意即这样的价钱买这个货物,简直就是白给您的了。走是太容易了,但是过了这村,就再也没有这个店了。把市井之间买家与卖家讨价还价的场面描绘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透露出淳朴的民窑气息和民俗文化特色。
参观须知
一、邯郸市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免费向公众开放,疫情期间,实行网络实名预约参观,关注邯郸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我馆将根据上级要求及本馆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发布开放服务措施。。
二、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三、未带身份证者请凭驾驶证、居民卡、离退休证、学生证、工作证、士兵证、军官证、残疾证、护照等有效证件,到领票处免费领票入馆参观。
四、醉酒者、衣冠不整者以及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者,无监护人陪伴的谢绝入馆。
五、自觉接受安检,严禁将易燃易爆、管制械具等危险品及宠物带入馆内。
六、参观前请将贵重物品自行保管,展馆内部分场所地面光滑,部分展厅亮度较低,请注意安全。
七、展厅内摄像、拍照时请勿使用闪光灯及三角架。
八、爱护并正确使用公共设施,请勿触摸文物及展品。
九、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请勿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请勿在展厅内饮食、场馆内吸烟。
十、自觉遵守参观秩序,文明参观,请勿攀爬躺卧、大声喧哗、追跑打闹。
十一、如遇各类突发事件,请服从工作人员指挥。
联系方式: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人民东路399号文化艺术中心西侧
邮编:056002
团体预约电话:0310--3012739
咨询电话:0310--3012739
救援电话:0310--3012739
投诉电话:0310--301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