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辽宁省 大连市 旅顺口区
开放时间4月1日至10月31日 9:00-16:30(16:00停止入馆);11月1日至3月31日 9:00-16:00(15:30停止入馆)。每周一全天闭馆维护。(国家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
电话0411-86383334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列宁街42号
旅顺博物馆坐落于有“半部中国近代史”之称的大连市旅顺口区,是大连市属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其以悠久的建馆历史、别具特色的藏品优势、庄重典雅的馆舍建筑及错落有致的庭院设计而蜚声海内外。2008年获评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3年4月,实现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旅顺博物馆1917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现有主馆和分馆两个建筑主体。主馆建筑为近代折衷主义风格,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基本陈列为“化土成玉——旅顺博物馆藏陶瓷艺术精品展”、“黄沙下的永恒——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干尸展”、“久久为功——明清雕刻艺术精品展”、“宝相庄严——旅顺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佛教造像精品展”等。分馆于2000年建成,面积约5000平方米,基本陈列以大连出土文物为主,同时设有功能优良的临时展厅,每年组织专题性展览及引进外展。
馆内现有文物藏品数量为6万余件,还有几十万件的文物资料。依托特色馆藏,开展学术研究和专题展览活动是旅顺博物馆工作的亮点,馆内拥有一批研究、鉴定和陈列策划的专业人员。专题文物展览多次赴日本、韩国进行交流展览,馆藏佛教造像、箸文化以及晚清孙温所绘《红楼梦》画册展成为观众推崇的品牌展览,多次多地对外展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旅顺博物馆以“文化惠民、文化为民”为使命,不断举办精品展览,推出衍生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教育功能,尽可能合理地释放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更好地担负起传播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
《历史文物专题陈列》是旅顺博物馆主馆陈列的基本体系。依托于丰富而有特色的馆藏,以“吉金传古——旅顺博物馆藏青铜器精品展”作为展览的开篇,全年展出“化土成玉——旅顺博物馆藏陶瓷艺术精品展”、“黄沙下的永恒——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干尸展”、“久久为功——明清雕刻艺术精品展”、“宝相庄严——旅顺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佛教造像精品展”五大专题。展览以自然采光为主,设有语音导览和多媒体查询等辅助设施。
分馆于2001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一层为通篇的《大连古代文明》,二层为临时陈列展厅可常年接待馆际交流展览。全部展厅以全封闭展出环境、人工采光为主,兼顾各类文物的安全保护。同时,设有3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报告厅,用以全方位服务于展览过程中的学术演讲和现场演示。
1915年(民国四年)11月26日,“物产陈列所”成立,内藏图书及文物,所址原为俄清银行旅顺分行。
1916年(民国五年)11月22日,于松树町开辟新馆址,“物产陈列所”内文物迁入,改“物产陈列所”为“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此址历史上称“参考部”“考古部”“分馆”。
1917年(民国六年)4月1日,“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对外开放。同年,于原沙俄拟建“陆军将校集会所”基础上开工建博物馆主馆大楼。
1918年(民国七年)4月1日,馆名改称“关东都督府博物馆”,11月6日博物馆主馆大楼基本完工,馆址迁至。
1919年(民国八年)4月12日,因关东都督府改制,馆名改称“关东厅博物馆”。
1925年(民国十四年)11月,分馆文物迁至主馆大楼,分馆改做博物馆的图书馆。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2月26日,馆名改称“旅顺博物馆”。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10月,旅顺博物馆改称为“旅顺东方文化博物馆”。
1951年1月29日,苏联政府将“旅顺东方文化博物馆”管理权及附属动物园管理权移交中国政府。8月30日,大连劳动人民历史文化陈列所并于旅顺东方文化博物馆。
1952年12月,馆名改称“旅顺历史文化博物馆”。
1954年4月1日,郭沫若题写馆名改称“旅顺博物馆”。
1972年5月1日,旅顺博物馆在“文革”闭馆后恢复开放,基本陈列为《历史文物专题陈列》。
1999年10月,旅顺博物馆实施总体改造工程,将植物园、动物园一半与旅顺博物馆园区合并,园区扩大为15万平方米,主馆大楼全面维修。
2001年4月,旅顺博物馆分馆落成开馆,基本陈列为《大连古代文明》及《馆藏外国文物专题陈列》。
2008年5月,旅顺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2年12月,旅顺博物馆新建现代化文物库房竣工并通过验收。
2014年,旅顺博物馆被辽宁省科学技术厅授予“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
2021年5月10日,旅顺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基地正式挂牌成立。
主馆
《历史文物专题陈列》是旅顺博物馆主馆陈列的基本体系。依托于丰富而有特色的馆藏,以《古代青铜器》作为展览的开篇,全年展出《古代漆器》《古代珐琅器》《古代玉器》《东亚三国古代陶瓷》《新疆干尸木乃伊》《古代书画》《古代砚台》《中国古代佛教造像》《中国古代货币》八个专题。展览以自然采光为主,设有语音导览和多媒体查询等辅助设施。
分馆
分馆于2001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一层为通篇的《大连古代文明》的三个展室,二层为《中国箸文化展》《丝绸之路文物展》。全部展厅以全封闭展出环境、人工采光为主,兼顾各类文物的安全保护,用以全方位服务于展览过程中的学术演讲和现场演示。
司令部旧址
关东军司令部最早的旧址就坐落于旅顺太阳沟景区,该建筑为近代俄罗斯风格,主体是二层半砖石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602平方米,附属占地面积94平方米主楼外形酷似一座长方形的堡垒。
中苏友谊塔
塔基用花岗岩砌成,呈正方形,长宽各22米。为双重月台,周围是石雕栏杆,四面阶梯。在12角形塔身下部,雕有高达1.2米的20个神态各异的中苏两国人民群像。塔的尖端用雪花石雕刻一朵盛开的莲花,托着中苏友谊徽和一只展翅欲飞的鸽子,象征着中苏友谊和两国人民的伟大团结。塔的周围栽有78株四季常青龙柏。
2014年,旅顺博物馆有馆藏文物有6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00余件。比较珍贵的有:青铜器吕鼎,内底铸有铭文5行44字。“吕”即西周穆王司寇吕侯;西汉时期的马蹄金;元代刘秉谦“竹石图”。还有新疆出土南北朝至唐代 9具木乃伊和丝织品、绢画、陶俑、货币等汉、唐文物,以及印度犍陀罗石刻和日本绘画等外国文物。旅顺博物馆的藏品以大连地区考古出土文物、新疆文物及中外传世的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代艺术精品荟萃,文物类别丰富,突出不同地域文物鲜明特征的藏品体系。藏品涵盖考古、铜器、陶瓷、甲骨、玉器、漆器、珐琅器、书画、碑志、佛教造像、竹木牙雕、新疆文物、外国文物、货币等20个门类。其中尤以书画、新疆文物、印度犍陀罗艺术和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贞松堂集古遗文》著录的商周时期青铜器等最具特色和影响。
青铜器
旅顺博物馆藏青铜器在国内外有重要地位,其时间跨度从商代至辽金时代,种类有兵器、礼器、乐器、水器及杂器等,许多器物上铸刻铭文,如洛阳武库钟、冉钲、父乙鬲、父辛甗、吕鼎等。尤其大梁鼎、过伯簋、始皇二十六年诏五斤权等器物的铭文均有确切纪年,不仅可以证信古史、补苴史书的缺佚,而且对研究商周至秦汉的历史和语言文字,都有着重要价值。
书画作品
馆藏书画作品别具一格。元代刘秉谦《竹石图》,以双勾技法画竹,笔力雄健,题“至正乙未(1355年)春寿阳刘秉谦为克明未宪掾作。”然而,刘秉谦及其作品均不见画史,《竹石图》为传世孤品,对研究元代绘画弥足珍贵。明清两代书画名家辈出,艺术流派纷呈,各流派代表人物的作品,馆内均有收藏。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少作品为清宫旧藏。如明沈固的《青园图》、文征明的《老子像》 、唐寅的《松林扬鞭图》、清王翚的《观梅图》、上睿的《携琴访友图》等。康熙皇帝跋《兰亭序》、跋《曹娥碑》及临王羲之、米芾、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等历代书法名家的墨迹,对研究清代书法史更是难得的珍贵史料。
新疆文物
新疆文物是馆藏一大特色。其内容包括绢画、写经、印经、文书、版画、壁画、章、木器、丝织品、泥塑彩绘佛像、菩萨像和木乃伊等。在这些藏品中,佛教文物数量较大,有汉、梵文《妙法莲华经》,《大般涅盘经》和梵文、回鹘文、和阗文、吐火罗文佛典。其中公元五~六世纪的《法华经》残片,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梵文《法华经》写本,《诸佛要集经》则是中国最早的佛经译本。
参观时间:
4月1日至10月31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11月1日至3月31日9:00-16:00(15:30停止入馆)。每周一全天闭馆维护。(国家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
公共服务:
参观咨询 / 资讯单自助取阅 / 衣物寄存 / 讲解员讲解 / 雨伞、轮椅、语音导览器租借 / 纪念品及书籍商店
拍照/摄像须知:
拍照:基于藏品举办的陈列展览,欢迎观众拍照留念,但请勿使用闪光灯、自拍杆和脚架,拍照时请注意自身、他人及展品安全。
引进的临时性展览,将依据办展协议确定是否可以拍照,若不可拍照,将在展厅门口及展厅内设立提示标识,请您注意查看,或咨询展厅服务人员。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摄像:如需拍摄视频,需向博物馆提出申请,未经允许不得拍摄。
公交线路:
区内公交1路、3路、6路等可直接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