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物馆 > 黑龙江省博物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
0 0

地区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南岗区

开放时间每周周二至周日,周一全天闭馆,节假日除外。 9:00至16:30 (下午15:30停止发票)

电话0451—53644151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64号

        黑龙江省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始建于1906年,主楼是一座欧洲巴洛克式建筑,为原俄罗斯商场旧址,为国家一级保护建筑。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博物馆成为全国首批集历史文物、自然标本、艺术品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公益性博物馆,承担着黑龙江省历史文物、革命文物、民族文物和自然标本的保护、发掘、征集、采集以及研究、陈列等工作。

暂无内容

        早在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开通,一批俄罗斯学者来到哈尔滨,并倡议建立博物馆。经过中国地方当局批准,首先成立了以中国地方官员为主的东省文物研究会,由东省铁路督办、博士王景春担任会长,将原莫斯科商场(现省博物馆主楼)改作研究会的陈列所,1923年6月12日,东省文物研究会陈列所在此成立并对外开放。

        此后黑龙江省博物馆几经更名:1929年改称东省特别区研究会(陈列所);1931年改称东省特别区文物研究所;1932年改称伪北满特别区文物研究所;1936年改称伪滨江省立文物研究所;1937年改称大陆科学院哈尔滨分院(博物馆);1945年改称哈尔滨地志博物馆;1946年日本投降,俄国人接管,改称哈尔滨工业大学常设运输经济陈列馆;1950年改称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研究所;1951年中国开始接管,改称松江省科学博物馆;1953年改称松江省博物馆;1954年随着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松江省博物馆与黑龙江省博物馆筹备处合并,始称黑龙江省博物馆。1962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该馆书写馆名。

        1978年办公楼建成,建筑面积1168平方米,共分上下五层,为全馆主要办公区,文物照相室、文物修复室、剥制室、裱糊室、文物修复室、资料室等均设在办公楼内。

        1983年藏品库房建成,建筑面积2949平方米,分上下五层,收藏着该馆所有馆藏文物标本和大量中、外文资料。 

        2006年9月30日,省委第104次常委会议决定“省市共建一座高质量、一流水平的博物馆”。同年10月份开始,由省文化厅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哈尔滨市政府等相关部门共同进行了省博物馆新馆的选址工作。哈尔滨市规划局、松北区政府、省国资委等单位对哈尔滨市各区和江北10余处可供开发的地点进行了考察、比较和协调,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出《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馆址选择报告》。根据报告的意向,经过省内知名、资深的文博、建筑、地质、规划、环保、国土资源等专家的论证,并认真听取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征询意见后,最终将新馆址确定为哈尔滨市太阳岛月亮湾(省科技馆北侧)地区警备路与哈黑公路交汇处西北向,总占地面积为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位于松北区月亮湾的新馆正在建设中,计划于2016年建成。

        2015年下半年,成立了黑龙江省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中心。

        2022年5月16日起,黑龙江省博物馆因馆舍修缮保护,暂停对外开放,此次修缮工期为8个月。是2006年省博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对文物建筑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保护。

        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舍由主楼(展厅)、藏品库、办公楼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15960平方米。其中主楼建成于1908年,建筑面积11600平方米。藏品库房面积2949平方米,办公楼面积1171平方米。建成初期,主楼为莫斯科商场,是哈尔滨最早的商场之一。其地上两层,地下一层,为典型的欧洲巴洛克式建筑风格。1986年,展厅主楼被哈尔滨市政府定为一类保护建筑。

        黑龙江省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62万余件,包括历史、自然、艺术及文献4大系列,52个种类,其中国家一级品12754件,二级品6725件,三级品14604件。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收藏历史文物达7万余件,如距今1万年的扎赉诺尔人头骨化石、新开流遗址发掘出土的骨雕鹰首、莺歌岭遗址发掘出土小陶猪、亚布力遗址出土的三联玉璧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国宝级文物金代铜坐龙、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镜、金代胡里改路之印、金代石雕飞天等不可多得的实物珍品,展现了中华民族多民族、多地域、多文明的文化融合和发展;而被誉为“北国马王堆”的金齐国王墓所挖掘出土的凸显北方游牧民族特色的丝织服饰,更是填补了我国金代服饰史的空白。此外,还有书画碑帖、金银器、佛造像、鼻烟壶等门类藏品,如唐渤海天门军之印、唐渤海小金佛、南宋《蚕织图》、南宋《兰亭序》图卷、南宋《斗浆图》、清《西域舆图》均为典藏精品。

        黑龙江省博物馆现有各类自然藏品13万余件,如:中国最早发现的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第四纪披毛犀骨架化石、白垩纪平头鸭嘴龙骨架化石、中国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的猛犸象骨骼化石、独具地域特点的东北野牛骨架化石等;现代动物鱼类中具有黑龙江特色的三花五罗十八子等;兽类中的黑熊、棕熊及东北虎等。其他如矿物类、土壤类、植物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等系列标本中,有90余种为国家Ⅰ、Ⅱ类重点保护动物和珍稀动植物标本。

        黑龙江省博物馆现收藏有大量近现代艺术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有: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书画以及邓散木书法篆刻、北大荒套色版画、于志学冰雪山水画及海伦剪纸等。中国艺术领域罕有的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大家邓散木先生一生创作的作品现绝大多数珍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此外,黑龙江省博物馆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汉语、俄语、日语、英语、德语、法语等文献资料数量近37万件,其中除汉语文献外,俄语文献种类和数量居多,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以《中东铁路大画册》原件最为珍贵,为哈尔滨百年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

开放时间


每周周二至周日,周一全天闭馆,节假日除外。9:00至16:30 (下午15:30停止发票)


交通地理


一、黑龙江省博物馆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64号

二、乘坐公交车路线:

  乘101路、103路、108路、109路、115路;2路、6路、7 路、8路、13路、14路、16路、18路、21路、28路;32路、33路、64路、74路、89路;888路到博物馆站下车;

  乘104路、107路、110路、111路、112路、118路、119路、120路;10路、11路、16路;31路、55路、63路、81路、82路到省博览中心站下车。

三、乘坐地铁路线:乘地铁1号线到博物馆站下车。

馆内收藏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