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物馆 >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0 1

地区上海市 上海市 黄浦区

开放时间除国定假日外,每周一闭馆,9:00~17:00,16:00后停止入场

电话021-63723500(总机)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现馆舍开工,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其收藏、研究、展览和教育以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为重点,馆藏文物近10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万余件。

        上海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包括青铜、陶瓷、书画、雕塑、甲骨、符印、货币、玉器、家具、织绣、漆器、竹木牙角、少数民族文物等31个门类,尤以青铜、陶瓷、书画最为突出。上海博物馆现有十个艺术陈列专馆、四个文物捐赠专室和三个特别展览厅,着力体现各艺术门类的完整发展历史,体系之完整、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暂无内容


商鞅方升

年代:战国晚期(公元前275年—前222年)

尺寸:全长18.7厘米,容积202.15毫升

重量:0.7千克

        这件器物是长方形有柄量器,外壁刻有75字铭文,分为商鞅和秦始皇两次所刻。铭文大意讲,秦孝公十八年,大良造商鞅颁布量器的标准容量。前壁的“重泉”为县名,在今陕西蒲城县南。左壁的“临”是地名,在今山西临县。这是商鞅方升两次所置之地。底部铭文是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令。



子仲姜盘

年代:春秋早期(前770—前7世纪上半叶)

尺寸:高18.0厘米,口径45.0厘米

叶肇夫1997年捐赠

        方唇、折沿、浅腹,底接圈足,下附三卷尾虎支足。双附耳,附耳高出盘沿甚多;与附耳呈对角的位置另有双兽形鋬,曲角圆眼、四肢攀附器腹,口啣盘沿,作探水状。盘壁周饰中目突出的窃曲纹,附耳外侧装饰重环纹,内侧为素面;圈足饰垂鳞纹。盘中央立有一圆雕雄性水鸟,依次向外同心圆周列,第一圈为浮雕的两蛙、两龟,第二圈为四条立体的鱼,第三圈为立体的4只雌性水鸟间饰龟与蛙,第四圈为立体的三蛙与七只浮雕的鱼。盘内所有立体动物都能作360度转动,此种艺术表现手法前所未见,展现了春秋早期铸造工艺的进步。

        盘内底铸铭6行32字(重文2),铭文大意是六月初吉辛亥日,大师为夫人子仲姜制作盥洗用盘,盘大且好,用以祈求长寿,后世子孙要永用为宝。

        盘为中国古代的盥器,用以承水,通常与匜成组搭配。与此盘成组的子仲姜匜现为美国私人收藏。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博古图瓶

年代:清 康熙

尺寸:高46.7厘米,口径13.4厘米,底径13.8厘米

        北宋徽宗命大臣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器,修成《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后人因此将绘有瓷、铜、玉、石等古代器物的图画,叫做“博古图”,有时以花卉、果品等装饰点缀。“博古图”有博古通今、崇尚儒雅之寓意,除了绘画之外,也经常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图案。

        这件图瓶形式别致,器身绘制三个部分花纹:一为庭园间青花瓷瓶高插莲花,另一处以青花绘制假山石,石后浮雕白色瓷瓶中插着青花绘制的牡丹,第三处装饰扇形开光,内画山水。



北宋 苏轼 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卷(娄坚补录)

年代:宋
尺寸:纵27厘米,横69.5厘米
质地:纸本

捐赠人:顾则扬等

        本卷苏书,系其元符三年(1100)赠予广州推官谢民师的一篇著名文论。卷首缺一百五十八字,首行“轼启。是文之意疑若”八字,是后人修补时所拼凑。又第十十五行之“则”字,经挖补,案似应为“轼”字。现存文字共三十三行,三百六十字,对照《东坡文集》亦有出入。

        娄坚(1567-1631),字子柔,祖籍长洲,徙江东(今浦东高桥镇),后居嘉定城南。擅诗律,尤善古风,为“嘉定四先生”之一等。其书师法二王,尤喜苏轼,自成面目。今秋霞圃石刻书条“涉趣桥”系其所书。晚明以降,此卷为王时敏父王衡珍藏,以卷首残损故,特邀善苏体的娄坚补书,为一时美谈。曾经董其昌、陈继儒鉴题,晚清上海徐渭仁刻入《春晖堂帖》。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年代:明(1368-1644年)

尺寸:座面长58.5厘米,宽47.0厘米,通高119.5厘米

庄氏家族1998年捐赠

        黄花梨木的纹理如行云流水变幻无穷,非常适合这种形态柔婉的四出头官帽椅。座面以下直腿直枨,而座面以上各部件却有着不同程度的弯曲度,极富韵律美。这种既费工又费料的做法,正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增加了使用舒适度,同时也是对造型的优化。座面下的券口牙子不仅起到加固的作用,而且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搭脑两端和扶手前端一改常见的那种鳝鱼头的做法,以简单直白的截面处理来配合整体风格的表达。这些都体现了明式家具在注重实用的前提下能够兼顾美观。与同类传世实物相比,此椅的细节处理非同一般,既有古典美感,又符合现代设计理念,与今人的审美观不谋而合,是一件审美价值较为突出的实例。

 观众须知

为保证文明、有序、安全的参观环境,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和《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精神,结合工作实际,上海博物馆制定本《观众须知》。

一、参观须知

1.所有观众(包括老年人、儿童)必须通过网络实名预约。当前,仅接受散客(个人)预约,暂不接受团队预约,每日限额4000人。

2.散客(个人)可提前7日(含当日)通过上海博物馆官网、微信公众号或“文旅一码游”小程序预约。每个订单最多预约5人,每张身份证件每日限约1次。

3.参观现场,观众须出示本人电子“随申码”或身份证原件,刷“数字哨兵”核验。体温正常、随申码绿色、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可入馆。70岁以上老人、残障人士以及现役军人、医务工作者等,已成功预约的,凭相关证件可优先入馆。

4.观众需在预约时段入馆,错过预约时段将谢绝入馆。

5.如不能按期参观,请至少提前2小时取消预约。预约未取消爽约2次的,账号将在第二次爽约的30天内没有预约资格。

6.观众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排队和观展时请保持1.5米 以上距离,体温异常≥37.3ºC,或有咳嗽、气促等症状者,谢绝入馆。

7.如观众有餐饮需要,请至观众餐厅或茶室,请勿在展厅、走廊、大堂、商店等处饮食。

8.为避免人员聚集,建议参观时长控制在2小时以内。当遇到馆内人流密度较大 等情况时,本馆将视情采取控制入馆速度等措施。

9.任何机构或个人在展厅内组织讲解活动需报本馆审批。

二、其他注意事项

1.勿触摸文物展品。

2.勿在馆内奔跑、大声喧哗。

3.下列人员谢绝入馆:(1)酗酒者;(2)衣冠不整者;(3)无民事行为能力且无监护人陪同者;(4)携带宠物者。

4.勿在馆内推销商品、散发广告。 

5.勿在展厅内使用各类水性笔和水溶性材料。

6.勿有妨碍其他观众参观的行为,包括且不限于临摹或写生时在展厅架设画架等行为。

7.馆内勿使用闪光灯、自拍杆和支架类摄影器材拍照。在我馆与其他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展览以及特色商品店,如有版权协议,不允许观众拍照展品的,请注意警示标志并服从展厅工作人员的管理。

8.未经允许,勿在馆内进行个人直播或录播活动。

9.勿有其它影响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的行为。

如有疑问请拔打咨询电话021-63723500转132分机。

本须知自2022年7月1日开始实行。对违反相关规定、扰乱参观秩序的行为,本馆有权予以劝阻、制止;劝阻、制止无效的,可以拒绝提供服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上海博物馆展厅讲解活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上海博物馆对于馆内常设陈列、特别展览,安排专职讲解员和志愿讲解员为公众提供免费定时讲解服务(具体参见相关公告并提前预约),同时提供有偿智慧导览和语音导览服务。除开展上述讲解活动的人员,任何机构或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在上海博物馆组织讲解活动。

第二条 有关单位确因工作需要在上海博物馆展厅组织公益讲解活动,须在上海博物馆官网下载并填写《上海博物馆展厅公益讲解申请表》(见附件一),提前7个工作日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上海博物馆审核(邮箱地址:kfb2020@shanghai-museum.org),同时还须提交讲解词、申请人单位证明(见附件二)、申请人身份证(电子版)。审核通过后,上海博物馆将通过电子邮件通知申请人;审核未通过的,不再另行通知。

第三条 申请人应按照上海博物馆预约参观的相关要求入馆。

第四条  审核通过的讲解活动,申请人须于当日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服务台领取《临时讲解证》。讲解期间,须将讲解证件悬挂在胸前显著位置。讲解结束后,应及时归还讲解证并取回有效身份证件。馆内所有讲解活动均严禁使用扩音设备。

第五条 讲解者必须服从本馆有关规定和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凡未经许可在上海博物馆展厅组织讲解活动或经批准的讲解活动不听从馆内工作人员管理的,本馆有权终止其讲解并劝其离场。

第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七条  本办法最终解释权归上海博物馆。

馆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