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博物馆位于昆明海埂云南民族村旁,场馆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分为展示区、收藏区和科研办公区。馆内有16个展室,展出面积达6000平方米,还配有设备齐全的报告厅、会议室、接待室等,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博物馆。馆内藏品达12万件,是云南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博览场所。
馆内珍藏民族文物40000余套(件),陈列有民族古籍、文化遗产、民族服饰、民间美术、民族乐器、传统生产生活技术等,并不定期地举办临时展览;在馆区开辟了30余个各类动态演示作坊和艺术家工作室;成功组织了1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完成了20多项国际国内项目、课题,并与国际组织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同国外多所博物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开展了多项展览交流、学者互访工作;博物馆将打造民族节日文化广场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并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几年来,已经有白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苗族等在该馆庆祝过本民族的节日,内容包括传统歌舞节目表演、传统工艺展示等。该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云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以及近40所全国大、中、小学校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云南民族博物馆矗立于风光秀美的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占地面积13.33万平方米,展区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群整体呈庭院回廊风格,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西南博物馆联盟成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类博物馆和亚洲知名的博物馆。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文明单位以及近40所大、中、小学校“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是旅昆民族同胞欢度民族节日的重要活动场所。全馆职工88人,由18种民族成份组成,其中21人具有文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云南民族博物馆以保护、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馆内珍藏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民族文物4万余套(件),其中民族服饰类文物为中国品类最齐全;基本陈列有:《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民族文字古籍》、《传统生产生活技术》、《民族乐器》、《民族民间面具》、《民族民间瓦当》、《民族民间美术》、《民族民间陶艺》等,常年向观众免费开放。
开馆以来,云南民族博物馆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先后赴法国、芬兰、韩国、越南、泰国、新加坡、美国、日本、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广州、武汉、南宁、合肥、太原、兰州、银川、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地举办了80余次专题展览,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成功组织了1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承担和完成了20余项国际国内项目和课题;与美国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美国民俗学会、日本创价协会、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厦门华侨博物院缔结友好馆;与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越南民族学博物馆、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美国史密森研究院、美国密歇根大学博物馆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和频繁的业务往来,开展多项展览交流、学者互访工作。云南民族博物馆与一大批云南本土知名艺术家携手,创造性地在馆区开辟了海埂艺术家基地,常年开展各类艺术展览和讲座交流活动,大力传播和弘扬当代民族文化艺术。
云南民族博物馆既是高尚的公共文化场所,又是幽雅的旅游景点,带给您美与智慧的享受。
云南民族博物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民族类博物馆,国际一级博物馆,场馆占地 200亩,是集科研、展示、收藏、演示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展区面积有6000多平方米,有8个专题11个展厅,从云南少数民族生存的社会现状、服饰节庆、生态生业、民间美术、文字古籍等不同侧面反映了云南少数民族的精神风貌,生动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传统文化。
一楼:目前设有云南宗教、云南青花瓷器、云南民族乐器、马帮文化、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云南民族服饰、云南青铜器七个展览单元,近2000余件展品者是纯粹的云南元素。
这些展品有四个来源:一是来自于云南民族村文化抢救保护中心多年的征集积累,二是来自于云南省文物总店旧藏,三是筹建民俗博物馆时向社会征集来的,四是藏家或收藏机构捐赠给民俗博物馆的,十分难得。
二楼:机动展厅,可以承接、组织举办各类展览,常换常新,为志在该馆办展览甚至展销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了又一个平台。目前设立了云南省文博产业集团、云南省文物总店、云南民族村、云南画廊共同主办的云南民族民俗文物艺术精品展销。一直以来,我国的民间文化遗产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虽然我们天天在呼吁要保护它,但保护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足够充分的认识。作为文物,一些现代民俗文物并没胡纳入文物保护的范围,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像剪纸、泥塑这样的民间手工艺也没有进入艺术殿堂。现在因为对民俗、民间工艺品收藏热起来了,民间文化的价值得到提升,一些之前很不起眼的东西,现在两头都得到了重视,证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可以促进传承和保护。在收藏兴趣渐热的趋势下,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民俗民族民间工艺品的价值,发现它背后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包涵了经过多少代人传下来的技艺。
藏品是博物馆的重要元素之一。民博目前收藏全省26个民族的文物2万余件(套),为探究和展示云南民族历史文化奠定了基础,为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物资料保障体系。同时积极接受了一批有识之士的文物捐赠,系统征集全国56个民族(包括台湾少数民族)的服装,使云南民族博物馆成为全国范围内民族服饰收藏最集中、最全面的专门机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
旨在体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和纺织、印染、刺绣等传统手工工艺。以服饰的发展过程为线索,展示从树皮衣 到以火草棉麻为原料的各民族日常服饰;集中展示了具有特定功能、不同角色和年龄的服饰文化,从色彩斑斓的服饰中折射出云南各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民族服饰艺术
是2000年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展览的高度浓缩,以西南、东南、东北、西北为单元集中展示了全国56个少数民族的衣饰风采,为同一领域最完整的立体展示。
云南少数民族生态生业
生态生业和环境研究是国内外政府及学界十分关注的一个命题。这组陈列,着力展示了云南各民族从采集渔猎到刀耕火种及稻作农业的生产、生业活动状况;再现了各民族民居建筑及榨油、榨糖、碾米、造纸、制陶等各种生活技术。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文化
云南民族博物馆节日文化展厅集中展示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这些民族节日普遍具有较强的交际娱乐功能,又普遍与音乐、舞蹈等等民间艺术融为一体。云南各民族节日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从中折射出各民族特定的社会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情趣。
云南少数民族乐器
云南高原被誉为“乐器王国”,民族乐器取材广泛,形制多样。较全面的展示了云南各民族的古代乐器,传统乐器及民间器乐乐种。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产生久远、根源于生活的云南民族民间美术内容丰富、乡土气息浓厚,反映了云南各民族千姿百态的审美心理、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此展区分“甲马”、“剪纸”、“织绣挂图”、“故事图画”、“画牌祭图”六个单元展出。
云南少数民族文字古籍
这是云南民族博物馆的“精品屋”,80余平方米的展区,包容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云南各民族自创的文字及用民族文字刻写的碑铭、前文字形态的树叶信及刻木纪事、发现于云南各地的崖画,都在这里做到了完美的展示。
云南民族博物馆立足于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馆校合作结出了硕果,一批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特约研究员活跃在全省的学术舞台,并受聘为许多厅局部门及市县政府的顾问及专家,同时一批在国内外学有建树的专家也被聘为云南民族博物馆的特约研究员,资源优势得到了互补。博物馆馆与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越南国家民族学博物馆、韩国高丽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美国亚洲文化协会、亚细亚造型学会、芬兰艾森堡艺术博物馆、瑞典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互派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交换展览等形式,多次参加了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了云南民族博物馆的学术地位,增进了云南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 (周一闭馆) 09:00 —16:30
个人参观请持有效身份证件至大厅导讲台领取参观券,凭劵参观;团体参观须提前一天电话预约参观。
本馆实行预约免费入馆,请预约后携带本人身份证领票入馆
参观须知
请您遵守参观秩序,服从本馆工作人员的现场引导和指挥。
请您在参观时保持安静,不要随意触摸展品,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请您自觉保持环境卫生,请勿丢弃杂物和在展区吸烟。
国家明令管制物品严禁携入馆内,禁止携带宠物入馆。
酗酒者、衣冠不整者,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者无监护人陪伴的,谢绝入馆参观。 未经允许,展厅内请勿摄像、拍照
预约咨询电话:0871-64311385
交通路线
地址:云南民族博物馆位于昆明市滇池路1503号
交通路线:市内可乘坐A1路、A9路、44路、73路、24路、135路等至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站下车即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