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物馆 > 四渡赤水纪念馆
四渡赤水纪念馆
0 0

地区贵州省 遵义市 习水县

开放时间全年:周一至周日 09:00-17:00

电话 0851-22661958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长征街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红军一渡赤水河的渡口所在地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四渡赤水主战场在习水,有第一、二、四渡在习水县,红军在习水运动达62天,是中央红军长征中历时最长的县。1935年1月29日,红军主动撤出战斗,从土城、元厚西渡赤水河,拉开了“四渡赤水”序幕。此后的3个多月,红军在土城至茅台百里地段的赤水河上又三次飞渡,穿插于敌兵之间,驰骋于川滇黔边广大地区,终于跳出了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纪念馆由-原副主席张震同志题写馆名,在红军三军团司令部旧址内陈列展出,旧址为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展厅建筑面积620平方米,分战史陈列和辅助陈列两部分陈列进行。战史陈列翔实地再现了红军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四次飞渡赤水河,至5月9日渡过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分为土城战役、四渡序曲,一渡赤水、扎西整编,二渡赤水、再占遵义,三渡赤水、调虎离山,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等五个篇章,凸显了四渡赤水的“神”与“奇”。辅助陈列包括“四渡赤水精神,光耀革命老区”专题书画展,彭德怀、-同志住室复原等。馆内收藏红军文物300余件。纪念馆旁还有红军植下的银杏树一对,每年秋季雌株都果实累累,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味。


四渡赤水纪念馆在“贵阳—遵义—仁怀—习水—赤水—泸州”精品线上,地处川黔渝旅游“金三角”腹地,周边景区有习水的中国丹霞谷、贵州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庆四面山,四川黄荆老林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周边景点主要有一渡赤水河浑溪口渡口、青杠坡战斗遗址、红色土城古镇,小坝生态景区。



暂无内容

四渡赤水纪念馆包括四渡赤水纪念馆主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红军医院纪念馆、红九军团陈列馆、赤水河航运历史展览馆、赤水河盐文化陈列馆、土城古镇博物馆等馆群,以及毛泽东、周恩来住居,朱德住居,红军总司令部驻地,红军总参谋部驻地,红三军团司令部驻地,土城老街红军驻地,青杠坡战斗遗址,女红军街,土城渡口纪念碑和二郎滩、淋滩渡口等十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渡赤水之战,是红军长征中最精彩绝伦的军事行动。毛泽东称此役是他平生得意之笔。


国家AAAA级景区


2011年8月23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遵义市四渡赤水纪念馆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要求,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研究决定,现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四渡赤水纪念馆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题写馆名,在红军三军团司令部旧址内陈列展出,旧址为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展厅建筑面积620平方米,分战史陈列和辅助陈列两部分陈列进行。战史陈列翔实地再现了红军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四次飞渡赤水河,至5月9日渡过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分为土城战役、四渡序曲,一渡赤水、扎西整编,二渡赤水、再占遵义,三渡赤水、调虎离山,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等五个篇章,凸显了四渡赤水的“神”与“奇”。辅助陈列包括“四渡赤水精神,光耀革命老区”专题书画展,彭德怀、杨尚昆同志住室复原等。馆内收藏红军文物300余件。



序 - 战略转移   挺进赤水河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开始战略转移,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于贵州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会议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同时确定由遵义北进,预定夺取土城,赤水县城,相机从泸州、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一渡赤水 摆脱被动


中央红军从遵义地区北进途中,受到国民党军队重兵堵截,由于敌情的不断变化,毛泽等果断决定,红军分三路于1935年1月29日西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地域。




二渡赤水 避实击虚


红军在扎西地域集结时,国民党川军,滇军蜂拥而至,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决定悄然挥师东进,转入敌力量薄弱的黔北。红军讯速东渡赤水河,攻占娄山关,再占遵义城,歼灭和击溃敌军两个师又八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利。




三渡赤水 调敌西进


遵义战役胜利后,蒋介石指挥多路国民党军向遵义、鸭溪一带合围。党中央、中革军委为进一步调动敌人,迅速跳出国民党军的合围圈,佯作北渡长江姿态,再次转兵川南地域,诱敌西进,第三次渡过赤水河。



四渡赤水 跳出合围


红军三渡赤水后,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再次调动重兵于川南地域围堵。中革军委和毛泽东突然又挥师东进,折返贵州,经二郎滩、太平渡等渡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随即南渡乌江,佯攻贵阳,西进云南,威逼昆明,于1935年5月初巧渡金沙江。




游击武装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期间,在川、滇、黔边广大地域成立了十多支地方游击队。游击队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 ,开展游击战争,打击了国民党地方势力,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的行动,为配合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作出了重要贡献。



部分文物展示


红军手雷青杠坡战斗的见证


这枚手雷呈捧瓜状,一头大而圆,一头小而钝,外壁三条深深的横沟,正面有一凸显的五角星,五角星内有镰刀和铁锤(即党徽)。手雷为铜铸,高9厘米,直径6厘米,重459克,为上世纪30年代初苏区兵工厂制造。


经考证这个红军手雷,就是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青杠坡与国民党军激战时,驻扎在五星村屋基坝的红五军团遗留下来的,它见证了青杠坡那场激烈的战斗。却直到47年后才被他们发现,这是红军在土城地区行军作战的历史证据。


在土城的村落、战斗遗址发现的红军五星手雷有很多,经过50年代、70年代两次国家革命文物的征集,绝大部分已经上交文物管理部门。现在四渡赤水纪念馆馆藏的仅有10颗,这些红军武器是我们研究红军长征及四渡赤水战役的珍贵历史文物,也是纪念馆的重要文物展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和鲜活的教材。




红军损坏坛子赔的铜板


这套文物有三件,陶坛质地为土陶,高57厘米,底径14厘米,腰径45厘米,口径14厘米,陶坛残破、有洞、裂缝;两个铜钱,质地铜,口径3.9cm,厚0.18厘米,保存完好。2003年四渡赤水纪念馆集体文物时,由赵奇志老人捐献。




老红军宋加通的革命生涯回忆录


宋加通是中央红军到达贵州四渡赤水河后,调到黔北游击队担任第一分队分队长,于1935年5月份在东皇(现在习水县城)打国民党川军郭勋祺军阀部队,战斗中左脚负重伤骨断,部队把他寄在马临乡大坝埂上老百姓冉吴氏大娘家养伤,从此离开部队,两年之后伤才养好。1937年元月四川古蔺县地下党县委书记熊绍阳、区委书记王国风等联系上宋加通,1938年2月份接收宋加通、刘清华、刘任芳、赖普根、杨泰山等五个红军参加地下党。 4月份熊绍阳、王国风来到淋滩建立淋滩红军支部,任命刘清华担任支部书记,杨寿山任宣传委员,赖普根任组织委员,宋加通任组长。8月份刘清华死后,在支部会上熊绍阳、王国风明确宋加通担任支部支书,直到1949年。在赤水解放前夕,他积极组织群众维护社会治安,迎接解放军的来到来。1950年起历任隆兴区武装部长、土城区大队副、赤水县文化局副局长等职。1989年批准享受地级待遇,2001年病故于隆兴镇林滩,享年91岁。


《宋加通回忆录》虽然只是从宋加通一名红军战士的视角和记忆记录下的红军历史,由于间隔了五十年,其中有的地方记录不清楚或是模糊,有的时间和数据和历史的记载有出入,但记录的事件是真实可靠的,是亲身经历的,这些回忆的文字是我们研究红军历史,研究红军长征在贵州的一些历史依据,值得我们去研究。




红军买药的中华苏维埃纸币重回土城


中华苏维埃纸币是土地革命时期,由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独立的货币。在四渡赤水纪念馆有六张珍贵的中华苏维埃纸币,其中一元面额两张,五角面额四张,共四元。苏维埃币的正面印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背面印有国家银行字样。一元面额宽11.81厘米,高6.69厘米,正面印有列宁头像;五角面额宽10.49厘米,高6.62厘米,正反面以传统花纹图案为主。这几张破旧、泛黄的苏维埃币,给人一种历史沉淀的厚重感,80多年过去了,它依然在向世人讲述一段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民国年间的土城镇,韩定材经营的 “红昌兴”药材栈远近闻名,还能有珍贵的西药出售,生意十分红火。1935年1月韩定材与儿子韩少微从重庆贩回两挑西药和一批中药材,到了赤水遇到国军的封锁和盘查,花钱一路打点才混过关,时局不太平,回到土城后把货藏在了吊脚楼下。1935年1月24日,中央红军右路纵队红一军团到达土城,击败驻守的黔敌刘翰吾,26日,中央红军大部队陆续抵达土城镇。韩定材一家到乡下避了两天回来,刚进门店里伙计就神色惊慌的探出头,往外街上看了看,赶紧关上门,对掌柜说:打战啦!把刘翰吾那些龟儿子赶跑啰!外面到处是红军。韩定材叹了口气,说道:“活该!平时横行霸道的,没少给他进贡。”过一阵门外响起急促的敲门声,来了三位“赤匪”,一个“赤匪”背着短枪。前面的开口说道:掌柜的,我们是红军,从江西来,打国民党许多人受伤了,这缺医少药的,想在您这儿购买些药材治伤,你们开药铺的不是地主恶霸,不用害怕,我们红军在盐号给老乡们分盐巴,你们也去分一些吧。”韩少微被红军的话愣住了,急忙指着柜上的两包药材说:“老总,请随便拿,不敢收钱,孝敬长官。” 背短枪的红军说:我们红军有纪律,买东西一定要给钱。韩定材开药材栈,一直济困救人行善积德,在土城深受穷人的尊敬,算是地方乡贤。红军在土城,不抢老百姓的东西,不进老百姓的屋子,还开仓分盐, 这些事韩定材一早就听说了,心想这是仁义之师呀,药栈里最好的就是那两担西药,卖给他们也算救死扶伤,于是叫儿子和伙计把藏着的西药拿了出来。红军一见这些西药,高兴得不得了,对韩家父子说:我们最缺退烧消肿的药,这些宝贝太好了,感谢你们救了我们红军的急。韩定材一看红军拿的钱,不是袁大头也不是关金券,是一小叠纸钞票。红军又说:我们没有银元,这是我们苏维埃的钱,给你们的苏维埃币在白区不能使用,等我们革命胜利了,你们可以拿着它找苏维埃政府兑换的。


韩定材父子收下红军给的十五元五角中华苏维埃纸币,共18张,1元的13张,5角的5张。这些西药在当时可算价值不菲,算是白送给我红军。1月29日,红军一渡赤水,离开了土城。国民党军又回来了,凡是和红军有关系的人都要脱不了干系。韩家父子把这些苏维埃纸币安全的藏了起来,几年后韩家搬到四川合江县。



解放后,曾有人多次出高价向韩家购买苏维埃币,但都被谢绝了。也有人提醒把苏维埃币拿到国家银行去换成现金,但韩家子孙一直把它当着是与红军的情谊,这份情谊早已超越了金钱。70多年后,在的韩家的聚会上,大家再次回忆起当年红军到爷爷药店买药的事,以及爷爷留下来的苏维埃币。韩定材之孙韩德华说:如果我们把这些苏维埃币一直保留,再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但是这种红军精神只有我们知道,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我们也没有条件把它保存得更好,与其这样,不如将它们捐给国家吧,将这段历史公之于众,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将它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经过大家商量后,决定每家留一张作为纪念,把余下的六张无偿捐给土城四渡赤水纪念馆。2013年6月2日,韩定材之孙韩德华带着家族的使命,六张苏维埃币重回土城,还原历史。

四渡赤水纪念馆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指导艺术中的得意之笔。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红军一渡赤水河的渡口所在地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四渡赤水主战场在习水,有第一、二、四渡在习水县,红军在习水运动达62天,是中央红军长征中历时最长的县。1935年1月29日,红军主动撤出战斗,从土城、元厚西渡赤水河,拉开了“四渡赤水”序幕。此后的3个多月,红军在土城至茅台百里地段的赤水河上又三次飞渡,穿插于敌兵之间,驰骋于川滇黔边广大地区,终于跳出了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纪念馆由-原副主席张震同志题写馆名,在红军三军团司令部旧址内陈列展出,旧址为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展厅建筑面积620平方米,分战史陈列和辅助陈列两部分陈列进行。战史陈列翔实地再现了红军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四次飞渡赤水河,至5月9日渡过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分为土城战役、四渡序曲,一渡赤水、扎西整编,二渡赤水、再占遵义,三渡赤水、调虎离山,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等五个篇章,凸显了四渡赤水的“神”与“奇”。辅助陈列包括“四渡赤水精神,光耀革命老区”专题书画展,彭德怀、-同志住室复原等。馆内收藏红军文物300余件。纪念馆旁还有红军植下的银杏树一对,每年秋季雌株都果实累累,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味。 


四渡赤水纪念馆在“贵阳—遵义—仁怀—习水—赤水—泸州”精品线上,地处川黔渝旅游“金三角”腹地,周边景区有习水的中国丹霞谷、贵州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庆四面山,四川黄荆老林国家级森林公园等。

门票


凭身份证免费领取门票


开放时间


9:00-17:00


优惠信息


2020年2月,为向广大医务工作者致敬意,在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统筹指导下,九个市(州)和贵安新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发出邀请:疫情结束后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全国医务工作者凭有效证件(医师证或者护士证)享受贵州省内420家A级景区旅游门票免费政策(不包括温泉景区和景区内特许经营性项目)。


交通信息


从习水县土城镇步行可达

馆内收藏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