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河南省 郑州市 中原区
开放时间每日开放时间:9:00-17:00(15:50停止预约,16:00停止入馆) 周二(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闭馆
电话0371-67714993
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嵩山南路168号(近绿城广场)
郑州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7月,是一座综合性城市博物馆,被列入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现有文物藏品近6万余件,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书画等20多个门类,尤以新石器时代陶器、商周青铜器、唐宋石雕、历代瓷器等最具地方特色。郑州博物馆原址位于碧沙岗公园内北伐军阵亡将士烈士祠,1999年12月搬迁至嵩山南路168号。2021年4月30日,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正式对外开放,形成了两馆并行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位于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核心区,文翰街9号,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62米,为全国特大型博物馆。建筑外观秉承“中华之中,华夏之冠”的设计理念,远观博物馆,如“黄龙聚宝,物博盛天”,彰显郑州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勃发的时代气息。馆内有21个展厅,规划各类展览20个,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厅。其中,基本陈列如《创世王都》《天地之中》《百年郑州》全景式展示郑州历史发展脉络,从旧石器时代直至近现代;专题陈列分为文物展和文化展两类;3个临时展厅,可承接多种大型展览。
馆内划分为陈列展示、公共服务、文物库房、科技保护、数字信息与办公区等六大功能区。公共空间规划有青少年活动中心、小剧场、4D影院等等,还为公众提供休闲、书吧、餐饮等配套服务,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在馆内参观、休闲一天的需求。展馆结合现代展示手段的运用,以高品质的软、硬件服务及设施,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明展现给国内外观众,努力打造郑州的城市会客厅和区域文化中心。
郑州博物馆嵩山路馆位于郑州市嵩山南路168号,占地面积14.8亩,建筑面积14200平方米。其中主展馆8337平方米,以郑州出土的商代青铜方鼎为造型基础,取“鼎立中原”之寓意,配以圆形碟状屋顶,出檐深远,线条舒展,隐喻“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念,建筑风格保存铜方鼎粗狂与精美相统一,是一座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巧妙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建筑。展馆内有常设展览《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系统展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的省域文物保护成果,展现了中原文明的辉煌璀璨,从不同侧面呈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轨迹。
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郑州博物馆承担着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多种职能。长期以来,郑州博物馆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立足中原,辐射周边,充分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是集中展示古都郑州历史文化名城风采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1928年8月,郑州市文物陈列室在郑州市建设东路碧沙岗公园北伐军阵亡将士烈士祠建立。
1957年7月,郑州博物馆正式成立,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1997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兴建新馆。
1999年12月28日,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2004年7月1日,郑州博物馆基本陈列对社会实行免费开放,是全国第一家免票开放的省会城市博物馆。
郑州博物馆主展馆以郑州出土的商代青铜方鼎为造型的原始基础,配以圆形碟状屋顶,取“天圆地方、鼎立中原”之寓意。建筑上方圆形碟状屋顶隐喻着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念。
主展馆包括地上三层和地下一层。整体建筑风格取鼎器粗犷与精美相统一的神韵。
郑州博物馆展厅总面积4720平方米,原基本陈列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由“郑州文明曙光”、“郑州古都风采”、“古代文化神韵”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展厅
第一展厅划分为“文明晨曦”、“创世王朝”两个部分。“文明晨曦”集中展示荥阳织机洞、新郑裴李岗、郑州大河村、郑州西山、荥阳青台等遗址点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文物,揭示了原始先民居住形态由穴居野处到地穴半地穴居址,再到地面连间式套房,最后到早期夯土城堡建筑的演变历程;“创世王朝”集中展示登封王城岗、新密古城寨、新密新砦、巩义花地嘴等遗址出土文物,突出表现郑州地区数量众多的夏代古城遗址,以证明郑州地区在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展厅
第二展厅以“赋”字入题,形象表述了郑州商城这座商代早期王都的地位确立、发展繁盛、陨落废弃历史。第二展厅是整个《古都郑州》陈列中重点展示的内容,规划展出面积近1000平方米,层级明确,划分为“王权国威”、“繁华商都”、“商邑民生”、“商都之谜”四个部分。 “王权国威”展出铜戈、铜镞,宫殿建筑柱础石、陶板瓦、陶水管、窖藏坑出土青铜器等实物标本,集中展现商族的起源、王权的确立、商都的规制以及凝重瑰丽的王室重器。
“繁华商都”通过不同的文物组合以及景观制作,表现商代经济发展、贸易频繁、劳动分工细化的情形。
“商邑民生”展出商城遗址范围内出土的青铜礼器、酒器、玉器、占卜甲骨、骨蚌器、日用陶器以及堪称瓷器鼻祖的原始青釉瓷尊,较为全面的揭示了上至贵族阶层、下至平民阶层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商都之谜”展出郑州小双桥、人民公园、黄河大观、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地出土的商代晚期或商末周初遗物,为探寻郑州商城的陨落废弃之谜提供了线索。
第三展厅
第三展厅分为“故国故城”、“青铜绝唱”两部分。“故国故城”通过历史人物故事浮雕墙、郑韩世系疆域图版来表现故城的沿革;通过诗意的《诗经-郑风》艺术处理,实体的编钟场景展示,努力营造优美的《诗经》意境。“青铜绝唱”为实体文物陈列,重在表现郑韩两国青铜器功用上的转化,以及造型风格上呈现出的自由奔放、轻松活泼、华巧飘逸之美。
部分文物
饕餮纹铜方鼎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高33厘米,口径13.5厘米,1982年郑州市向阳回族食品厂青铜器窖藏坑出土。折沿,尖唇,高领,束颈,深腹,腹壁较直,下承圈足,圈足上有三个方形镂孔。罍肩部饰有三个突起的羊首,羊首之间饰带状饕餮纹;上腹部有一周带状斜角目云纹,腹部是三组饕餮纹构成的主体纹饰。罍造型厚重,纹饰线条流畅,凝重华美。
“阝舌”铭凤纹提梁铜卣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通高38.5厘米,口径15.5-12厘米,圈足径18.2-14.8厘米,1999年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洼刘出土。卣呈扁圆体,深腹下垂,下腹圆鼓,低圈足;提梁两端兽首与卣颈两侧半圆环系套合,盖面中间突立四面人首状钮。卣体装饰华丽,四道扉棱等分器体;提梁上面饰两组双体蘷龙纹;盖与卣腹各饰四组凤纹,卣颈部与圈足均饰四组凤纹。整个器物造型奇特,纹饰华贵典雅,具有浮雕般的立体感。卣盖与器底部均铸造有铭文。
牛首饕餮纹铜尊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高37厘米,口径32厘米,壁厚0.35厘米,重10.5公斤,1982年7月11日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青铜器窖藏坑出土。大敞口,束颈,折肩,鼓腹,圜底,圈足,圈足上有三个“十”字形镂孔。尊颈部饰三周弦纹;肩部有三个牛首,眼目突起,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牛首间饰带状夔纹和联珠纹;腹部饰三组饕餮纹,线条严谨,纹饰精美,饕餮纹上下界以联珠纹,圈足上饰三周弦纹。
饕餮乳钉纹铜方鼎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高81厘米,口长55厘米,口宽53厘米,重75公斤,1982年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青铜器窖藏坑出土。铜鼎口近正方形,平折沿,方唇,口沿上有圆拱形外槽式双耳,两耳略向外张,内侧素面,外侧耳槽内有一道圆拱形凸棱纹;斗形方腹,平底,下附四个圆柱形空足。腹部饰带状饕餮纹和乳钉纹,饕餮纹用宽线条构成,目鼻凸起,类似浮雕;乳钉纹呈带状饰于鼎腹四隅和下腹部。鼎腹壁和底、足间有烟熏痕。该鼎造型宏大,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青花缠枝莲花梅瓶
明代(公元1368——1644年),高35厘米,口径4.7厘米,郑州博物馆藏。小直口,束颈,丰肩,深腹,下腹内收,至足部稍外撇,造型敦厚雄健。瓶通体施白釉,略泛青色,肩腹部饰青花缠枝莲花纹,足饰蕉叶纹,纹饰疏密有致,釉色淡雅宜人。
青花瓷觚
清代(公元1616——1911年),高44.3厘米,口径22.3厘米。觚口呈喇叭形,长颈,鼓腹,下腹亦呈喇叭形,圈足,平底,造型挺拔。内外施白釉,绘青花图案,釉色葱翠素雅。颈部绘树石、栏杆、人物,腹部绘婴戏图案,着墨不多,但情趣盎然;下腹部绘翠竹、人物,构图严谨,疏密有致。足底部有楷书“大明成化年制”款识。
白釉双龙瓷尊
唐代(公元618——907年),高51厘米,口径11厘米。盘口,卷沿,圆唇,细颈,深腹,腹上部较为丰满,下部收束,平底。尊颈部饰瓦棱纹,在尊的口沿和肩部附有两个对称的龙首形耳,龙首伸向尊口之内作饮水状,妙趣横生。通体施白釉,釉色洁净,光亮润泽。
青釉瓷尊
郑州十四中出土,商代,高27厘米,口径27厘米。尊口部外撇,颈部内收,斜肩,深腹,底部向内凹陷,造型规整,朴实稳重。尊口沿内侧有清晰的轮制留下的旋纹,肩部拍印有席纹,腹部装饰以篮纹,纹饰清晰。器物表面和内壁施有光亮晶莹的黄绿色釉,釉面均匀,并留有釉滴。尊质地坚实致密,扣击时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科学检测显示,这件青釉瓷尊是以高岭土做胎,胎骨为黄灰色,表面涂有釉料,经过1200度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胎釉结合牢固,吸水率低。
菩萨石造像
唐代(公元618——907年),残高180厘米,1976年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菩萨体态娴雅自然,面庞丰满圆润,双目微闭,神态安祥;菩萨束发戴冠,头上发髻呈宝珠形,着宝缯,垂发披肩;颈饰项链,臂戴臂钏,上身斜披帔帛,腰间系带结花,下着裙。
菩萨石头像
唐代(公元618——907年),残高40厘米,宽23厘米,1976年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佛像雕刻精美,生动传神,反映了唐代佛教造像的高超技艺和佛教文化的兴盛。
弥勒菩萨石造像
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通高233厘米,身高197厘米,1976年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菩萨跣足立于束腰莲花座上。造像面部丰满,头饰火焰宝珠,发髻着宝缯,颈戴项圈,臂饰手镯、臂钏,身穿通肩式袈裟,腰系长裙。菩萨造像比例合度,雕刻刀法圆润纯熟,衣纹贴体,属当时流行的“曹衣出水”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座上有题记。
弥勒佛石造像
唐代(公元618——907年),通高180厘米。佛跣足坐于长方形须弥座上。佛圆肉髻,面目饱满,双唇丰颐,神情安详,身穿通肩大衣,内着僧祗支,帔帛由双肩搭下,胸前结花。佛头后有圆形项光,项光中间饰一化佛,两侧有二弟子,下面两侧各饰一飞天,边缘饰火焰纹。造像雕刻精工,刀法圆润,衣纹简洁,线条流畅有致。
徐悲鸿雄狮图轴
纸本,设色,纵107.5、横109.5厘米。绘一雄狮,矫健雄壮,毛发凌乱,双目圆瞪,有傲然不屈之势。该画左上题五言诗一首:“凛凛百兽尊,目中无余子,剧知有长蛇,瑟瑟暗中伺,高行何所畏,浩然气足恃。廿三年初冬了然仁弟存念悲鸿”。钤方印两枚,上为“悲鸿之印”,下为“东海王孙”,均白文;右下角钤“吞吐大荒”方印。
清郑簠隶书五律中堂轴
纸本,纵109、横55.7厘米。文作:“垂杨夹谿路,日暮枉骖騑。细雨干髦湿,闲门燕子归。烹葵邀醉浅,拔韭喻言微。何意桃花发,春风再款扉”。行书题款:“谷口农郑簠”。款后钤印两方:上为“郑簠之印”,白文方印;下为“谷口农”,朱文方印。右上角朱文印“书带草堂”,左下角有白文收藏印一方。
清 丁峻 刘海戏蟾图轴
纸本,设色,纵80.8、横46厘米。绘刘海坦胸交臂、嬉笑站立,左足旁一蟾跃跃欲动,栩栩如生。画面右上行书题款:“潜道人丁峻作”。钤方印两枚:上为“丁峻之印”,白文;下为“潜生”,朱文。
明 沈周 深山策杖图轴
纸本 墨笔,纵151、横38厘米。绘峰峦叠嶂,行云缭绕,树木丛生,一扶杖老者跨溪过桥,漫步于深山溪畔之间。画面右上题署:“林绿暗无花,小溪穿树萦斜。一杖□桥过客,问渠何往? 茶来觅口家。正德戊辰年,长洲沈周,造时八十有三”。钤“白石翁”白文方印。
郑州博物馆,位于郑州市嵩山南路168号,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原址位于碧沙岗公园内,占地面积4330平方米,新馆位于郑州市嵩山南路168号,占地14.8亩,建筑面积14206平方米。
郑州博物馆前身是1928年8月建立的郑州市文物陈列室。1957年正式成立,取名郑州博物馆,1997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兴建新馆。1999年12月28日,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2021年10月,入选首批河南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拟认定名单。
2022年5月11日起,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嵩山路馆)恢复开放。
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常年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为使您获得愉快的参观体验请注意以下事项:
一、开放时间
每日开放时间:9:00-17:00(15:50停止预约,16:00停止入馆)
周二(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闭馆
二、预约参观
1.根据郑州市疫情防控要求,郑州博物馆实行预约参观制度,请您提前进行网上预约,以免耽误您正常观展。
2.观众入馆须配合体温测量,全程佩戴口罩,凭预约码、个人健康码、通信行程码入馆参观。省外区域及省内发生本地疫情的观众入馆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暂不接待高、中风险等级地区所在市的游客和14日内有高、中风险等级地区所在市旅居史及健康码异常的游客。每日接待观众总量不超过4000人。
3.个人预约可添加随行人员不超过2人(须为不方便操作智能机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或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添加预约信息时须录入每位观众真实姓名与身份证号码。
4.暂停团队预约服务,仅接受散客(个人)预约,人工通道暂停服务。
5.未及时预约的个人观众,在预约时段名额未满时,可通过手机预约、现场扫码预约的方式,获取二维码凭证入馆。
6.预约成功后,请按照预约时段准时到场,逾期无效。
7.个人观众统一由南门入馆,参观结束后统一经南门出馆。
8.带轮椅或婴儿车的观众,请向工作人员出示预约二维码凭证及健康码、通信行程码,由工作人员引领至南门无障碍通道入馆及离场。
(平面图及入口标识)
三、参观须知
1.观众在参观过程中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排队和观展时与其他观众保持1米距离。未佩戴口罩、体温异常(≥37.3℃)、有咳嗽胸闷等异常现象、健康码及通信行程码显示异常的观众,谢绝入馆。
2.醉酒者、衣履不整者谢绝入馆,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者须在监护人陪同下入馆。
3.观众须自觉接受安检,严禁将易燃易爆、管制械具等危险物品以及宠物带入馆内。
4.请勿使用闪光灯、自拍杆、三脚架、吸盘支架等摄影器材拍照、摄像。所拍摄的影像资料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5.未经允许,任何人员不得擅自在郑州博物馆展厅组织讲解,如若发现,现场工作人员有权终止其讲解并劝其离场。
6.爱护公共设施,请勿触摸文物、展品及随意触碰展柜玻璃,更不要攀爬或挤压,以免造成文物损坏和人身伤害。
7.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请勿丢弃杂物。
8.本馆为风险防范单位,严禁一切烟火。
9.自觉遵守参观秩序,保持安静,请勿喧哗、奔跑、追逐、打闹、攀爬、躺卧。
10.本馆设置有警戒线或警示标志的区域,请勿进入,以确保安全。
11.如遇各类突发事件,请服从工作人员指挥。
12.为保证良好的参观环境,馆内观众达到高峰数值时将采取限流措施,请大家耐心等待。
13.因场馆面积较大,观众须合理安排参观时间,在闭馆前四十分钟做好离场准备。
14.如遇大型活动或特殊情况,需对开放时间进行调整时,我馆将提前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进行公示。
四、观众服务
1、馆内提供义务讲解,观众可至一楼南大厅服务台了解展览讲解场次或租用语音导览。
2、馆内提供自助存包柜,贵重物品请自行保管,大件行李物品须寄存到人工存包处。
3、馆内设有母婴室,如需使用,请咨询一楼南大厅服务台工作人员。
4、需要租借轮椅或婴儿车的观众,请携带有效证件到一楼南大厅服务台办理相关手续。
5、卫生间设在各楼层的东西两侧。
6、开水间及餐饮服务设在各楼层东西两侧,请在指定区域饮食。
五、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文翰街9号
六、交通方式
1.302路公交,陇海西路创文路公交站下车,步行约600米。
2.S113路公交,丹水大道创文路公交站下车,步行约900米。
3.S180路公交,长椿路博体路下车,步行约700米。
4.地铁14号线奥体中心地铁站下车,F口出站,步行约900米(暂未恢复运营)。
5.自行驾车观众请您在周边停车场停车,博物馆暂时不能提供停车服务,请您谅解。
七、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0371-67711767
馆长热线:0371-6718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