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县博物馆
0
0
地区福建省 福州市 永泰县
开放时间8:00-17:00(16:45停止入馆,17:00闭馆)每周一闭馆,遇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顺延闭馆。
电话13705961818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城峰镇站前大道2号,可乘坐5路、7路、8路、9路公交车等前往参观。
永泰县博物馆新馆大楼坐落于县城大樟溪南岸小汤山文化公园的“文化中心”,是永泰县委、县政府实施文化立县,为民办实事的地标线,现代化的文化工程。新馆建筑面积5209.2m2,其中布展面积3000㎡,库房面积为500㎡。新馆布局合理,是集立体造型、影视效果、图像文字、文物陈列于一体。除已有的馆藏文物和借展收藏家部分收藏珍品,还将继续征集县域内民间收藏品,着力打造成宣传永泰历史人文,旅游文化资源,爱国爱乡的教育基地。
暂无内容
永泰县博物馆其前身为解放初期的永泰县人民文化馆(文物馆),地址设在城关南门的大王庙,仅有25平方米工作室兼文物资料保管室。1958年9月永泰发生特大洪水,文化馆被浸毁,转移至上马路的城隍庙后座。文物馆仍并于文化馆。1964年12月县文化馆迁建于县影剧院右侧,为二层土木结构,1975年11月至1977年8月续建前座三层砖混馆舍。在三楼设文物资料库房,指定一名文化馆职工负责全县文物普查和馆藏文物资料管理。1994年县博物馆成立。博物馆正式从文化馆剥离配备一名馆长,与县文化局于文庙合并办公。1998年12月县文化馆整体拆除,以兴建“永泰县文博馆”理由申请在原址重建,于2003年建成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共建七层,其中第五层设博物馆办公室、文物陈列室、文物资料库房等,配备一名馆长。为彻底改变永泰县文化设施长期滞后状况,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把兴建“文化中心”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点文化工程,于2013年1月29日征地立项。2014年7月中旬正式动建。2017年10月竣工使用。博物馆于2018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标志着永泰县文博工作从此结束了长期无独立馆舍的落后状况,而将努力跻身全市文博工作先进行列。
馆内陈列分基本陈列展区与临时展区。基本陈列展区采取场景复原+多媒体影片的方式来呈现;临时展区用于文博专题书画摄影展、精美瓷器展等,随时势变化灵活变换陈展内容。
基本陈列展主要为:博物馆一层、二层为永泰历史文化展。分设一层为新石器时代永泰母亲河大樟溪遗址、先民生息场景、永泰建制沿革、永泰老地图、建筑文化等;二层展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嵩口千年古镇遗韵、南宋七年蝉联三科状元的科举盛事,历史文化遗存-九山书院场景复原,永泰历史文化名人荟萃、武林群英展墙,南拳起源-永泰虎尊拳全息影像等;博物馆三层、四层为永阳风情展。主要展示了民俗文物藏品,共分为六个主题,分列为六个展厅:《永阳堂奥》、《庄寨嫏嬛》、《穿越联奎》、《乡风闾韵》、《东皋册府》、《百年鳞爪》,是一个由1000多件历史实物构成的民俗文化展厅,在这里可以看到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古建筑文化、科举文化、读书文化、农耕文化等等。
临时展览:永阳墨宝,主要展示了清代一些书画以及文房四宝。
“废墟里的记忆”——沙浮路棚户区收集老物件展。
永泰庄寨摄影展,共展出43张形态各异、功能布局完整的庄寨图片。
馆内目前文物总数量53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1件,国家三级文物8件。主要为一些清代的瓷器类、陶器陶片类,古字画类等移动文物,其中“宋灰陶龟”为仅存重要馆藏文物,据专家初步鉴定此件“宋灰陶龟”应为国家二级文物,藏品总登记号为011。
馆内设有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免费提供爱心雨伞、针线包、医疗急救箱、爱心饮水、应急充电、老花镜、轮椅、参观咨询等服务。
参观注意事项:
1、博物馆实行全年免费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08:00-12:00,下午:14:30-17:30(夏令时15:00-18:00)(每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
2、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管制刀具或迷信用品入馆。
3、不要随意触摸文物或其他展品,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得对展品进行拍摄或照相。
4、爱护馆内公共设施,禁止踩踏、攀折花草、树木等植物。
5、保持馆内安静,请勿在馆内追逐打闹、推挤拥攘、大声喧哗。
6、保持馆内卫生清洁,禁止吸烟、随地吐痰、乱扔果皮杂物。禁止在展厅内吃零食。
7、请勿攀爬栏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请妥善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
8、有大规模的学校或团体人员参观,请事先与我馆联系,以便做好观众分流、引导工作。
馆内收藏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