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物馆 >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博物馆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博物馆
0 0

地区福建省 漳州市 云霄县

开放时间上午:09:00-12:00 下午:15:00-17:00(每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

电话8545336

地址云霄县将军山文化中心

云霄县是闻名遐迩的开漳圣地,云霄县博物馆位于云霄县将军山文化中心。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归德将军陈政、陈元光父子奉诏率领由87姓中原府兵将士及军眷组成的唐军南下云霄,不仅完成了闽南开发和漳州建置,也打造了开漳将士后裔移居海外的格局。开漳圣王文化既涵盖陈元光家族和部将开漳建漳的历史,又包含自唐迄今闽粤台和东南亚地区民众对陈元光的祭祀活动;既是闽南历史文化形成发展的根基和核心,又是维系海内外同胞亲情乡谊和民族感情的祖根文化。 云霄县博物馆位于漳州云霄县著名风景区将军山山脚,占地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包括三大展厅,办公区和文物库房等。其规划设计创作追求盛唐时建筑文化的生命力又结合地域建筑文化的特性,呈现出建筑形式的多样化。 本馆注重“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规划构思与将军山自然山水的形态所构成的轴线相一致,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政墓园体现开漳历史文化意义。同时又突出了“庭院空间”的规划手段,深化“传统建筑”的规划管理。展馆利用仿唐建筑特点用中心轴线均衡对称的布局,“廊院式”空间围墙和高起的台基,在柱上直接放置斗拱。建筑细微处理简洁,色彩明朗舒畅,层面弯曲、层脚起翘、斜边分明和屋脊独特形式,轮廓醒目,这些简约的形式与手法,体现了唐风宋韵,传承传统建筑文化。
暂无内容
云霄县博物馆最早于1958年5月,由县人委会行文要求成立,但因编制、经费及办公场所不能落实而未能组建机构,一直由县文化馆文物组负责。直到1991年10月23日,才正式挂牌成立,馆址设于县城人口密集地中山路文化大楼5层。多年来,县博物馆认真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有效地加强文物保护、调查、维修和管理,曾举办“漳水云山”文物史迹图片展、天地会史料图片展等,兼具文物行政功能。 1999年,云霄县政府在将军山公园文化中心区规划征地30亩,建设云霄县博物馆新址,以增强人文氛围,充实文化主题,开辟漳台文化交流窗口。新馆占地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青蓝色琉璃瓦屋面,青灰石台基,廊院式围合结构,呈现出雄健简练的唐风。2007年3月28日,应首届中国云霄国际开漳圣王文化节暨枇杷节的举办,县博物馆新址投入使用,布置了开漳史料暨将军书法展。2008年初,为迎接中国云霄第二届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节的召开,县政府投入250万元,布置开漳历史文化展,建成“开漳历史纪念馆”,于 3月27日正式对观众免费开放,成为博物馆基本陈列内容,发挥了展示开漳圣王文化主题的对台对外文化交流基地的重要作用。与将军山公园相配套,另有建筑面积192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与会议中心已定为机动场所,可安排临时展出使用,开辟为开展民俗表演活动、展示非物质文化承传的动态演出平台,有利于开展多种科普活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云霄县博物馆第一任(现任)馆长汤毓贤(1990—)。
基本陈列 开辟“开漳历史文化展”,做大做强开漳圣王文化品牌,成为云霄县博物馆为之精心筹措的一个特色陈列平台。展厅陈列面积600平方米,建筑投资1000万元,陈列投资250万元,分为序厅、大军进漳、开漳辟土、圣王信仰及碑廊5部分。展厅以实物和图片为主,紧扣开漳历史文化主题。形式语言准确,体现结构合理,展示动线流畅,气氛营造灵活,背景音乐协调,采光效果适宜,尤其是现代化声光和多媒体演示效果,强化了主陈内涵与形式的完善。展陈内容从唐军南来平定蛮獠啸乱、开发闽南、传播文化、融合民族,到封赐庙祀、闽台与海外血缘同胞共祭先贤,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爱国统一精神和仁治爱民精神,又是漳台文化同根的历史见证。这一幕波澜壮阔的开漳文化史诗,主题凝重、气势恢弘,在时间流线与纪事框架中展开,充分展示云霄县作为漳州发祥地、天地会诞生地、秋瑾出生地和闽南革命根据地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积淀,展示开漳将士后裔移垦海外、两岸民众根系相连的丰厚历史文化内涵,为海内外漳籍同胞了解开漳历史、缅怀开漳先贤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桥梁,成为福建省海峡西岸闽南生态文化保护试验区展示点及省级国防教育基地。 馆外展示 利用馆外文化广场和会议中心,定期举办开漳民俗文化展示活动。如开漳圣王巡安、潮音、潮剧演出及民间工艺美术(如木雕、瓷塑、彩扎)全民健身展示和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节等,主要表现云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涉台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以上活动展示以图片、影视、戏剧舞台为基础,庙团、民间艺师和艺术家联袂现场表演,播放有关开漳历史电视专题片、宣传片等,引导游客、来宾直接参与,进行寓教于乐的休闲娱乐活动,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文化交流工作。“圣王巡安”民俗中的“走王”表演是这些民俗展示活动最大的看点。这是起源于闽南“开漳圣地”云霄威惠庙,流传于闽粤、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祭祀开漳圣王陈元光的传统节日风俗,具体由三个环节组成,一是“巡城”,以纪念当年开漳将士创建漳州后,常年带兵在闽南各地巡察,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恩德;二是“鉴王”,表达民众对圣王及其将士开创漳州的崇敬之情;三是“走王”,逼真地再现了当年开漳将士驰骋疆场的威武雄壮场景,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馆内硬件设施 本馆为观众设有与陈列主题内容相关的电视播放设施、触摸屏、电子书及投影等,配备文化广场、停车场、接待室、寄存处、会议室、休息廊道和残障通道等。馆内消防、监控录像、报警系统一应俱全。
云霄县博物馆收藏了自1989年向公安、工商移交的文物和文化馆原有藏品,以及1991年由省文博处拨交的玉器、木雕文物和近年多次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民间流散文物及田野调查采集的文物标本,有恐龙蛋化石、旧石器时代砾石、商周时代陶石器、晋代青瓷、唐代纪年鼎炉、佛教造像石刻、清代“奉旨边界”石碑、双马纹犀角杯及蔡世远、连战等地方名家书画作品等。其中有珍贵文物藏品有1000多件,一级品1件、二级品7件、三级品174件;一般文物1000多件,标本超过2000件。1993年博物馆开展创安整改工作,加强安全防范,在文物库房添置报警、消防设备和铁窗、铁门、铁橱、防盗网等设施;1996年通过事业单位创安活动检查验收,取得二(三)级风险等级资格。2008年搬迁新馆,解决了旧址建筑老化、屋顶渗漏、办公条件差、安全设施落后的现象。为确保文物藏品安全,库房购置“三铁一器”,连同存放于展厅的文物,都安装空调、电脑及报警监视系统,LED展示屏,加强值班巡视。藏品按分类收藏规定,实行规范管理。 馆藏精品 清代奉旨边界碑 ,三级文物,花岗石碑通高0.93米,宽0.29米,厚0.15米,重104千克。碑面直楷书2行,以未经加工打造的赭色花岗岩毛坯料刻成,内容为“奉/旨边界”,字径13—20厘米不等。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师东渡,收复台湾作为抗清基地。清政府为断绝据守海岛的郑军给养、兵员补充渠道,开始了残暴的“禁海迁界”,范围包括沿海各省。云霄沿海以白河口为界,以外东南划为界外;内陆以莆美下径老虎山为界。此碑系村民自村东南1.5公里外的老虎山垦荒获来,原存于村西胡氏宗祠内。这是清廷为切断外界对台湾郑氏政权的经济援助,实行全面禁海、坚壁清野的实物史证。 晋青釉天鸡壶,二级文物,瓷器,高21.5厘米,长16.5厘米,口径8.4厘米,底径10.5厘米。执壶盘口,长颈,圆腹,上端龙形执柄,龙首与盘口衔接,双目前视,作饮水状。鸡首圆口作流,肩部有一道弦纹,并有2个对称桥形系。通体施青釉,褐色胎,平凹底未上釉,底部留有支垫痕6个,有火石红。此壶器型秀美,纹饰稚拙,为晋代常用的水器。
云霄县博物馆地处云霄县将军山公园区内 详细地址:云霄县将军山文化中心 邮政编码:363300 电话号码:0596——6013523 传真号码:0596——8546025 电子邮箱:YX8987777@126.COM 开放时间:早上9:00-12:00 下午3:00-5:00(周六、周日闭馆,预约接待外宾、贵宾) 门票价格:免费 乘车路线:县内公交车、出租车或摩的到将军山公园。 参观注意事项: 1、博物馆实行全年免费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 开放时间:早上9:00-12:00 下午3:00-5:00(周六、周日闭馆,预约接待外宾、贵宾) 2、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管制刀具或迷信用品入馆。 3、不要随意触摸文物或其他展品,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得对展品进行拍摄或照相。 4、爱护馆内公共设施,禁止踩踏、攀折花草、树木等植物。 5、保持馆内安静,请勿在馆内追逐打闹、推挤拥攘、大声喧哗。 6、保持馆内卫生清洁,禁止吸烟、随地吐痰、乱扔果皮杂物。禁止在展厅内吃零食。 7、请勿攀爬栏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请妥善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 8、有大规模的学校或团体人员参观,请事先与我馆联系,以便做好观众分流、引导工作。
馆内收藏
类别:玉石器、宝石
年代:清
类别:玉石器、宝石
年代:清
类别:玉石器、宝石
年代:清
类别:书法、绘画
年代:清
类别:书法、绘画
年代:中华民国
类别:文具
年代:其他
类别:文具
年代:其他
类别:文具
年代:西晋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