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
0
0
地区福建省 龙岩市
开放时间上午:8:15—11:45 下午:14:45—17:15(10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 15:15—17:45(6月1日至9月30日) 每周一闭馆。
电话0597-2291479
地址龙岩市新罗区北环西路51号,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北环西路51号,是一座全面反映闽西革命史、重点凸显中央苏区(闽西)历史的国有纪念类综合性博物馆,隶属于龙岩市文化和旅游局,行政级别为副处级事业单位。1981年在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前提议下开始筹建,1986年建成,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9000多平米、展厅面积5000多平米,馆藏文物近两万件,主要有《红色闽西》基本陈列和《闽西英烈》《闽西红土名人》《中央苏区·福建》等专题陈列。
(一)“红色闽西”陈列简介
展陈面积2097平方米,展线长度407米,展示文物502件,其中珍贵文物103件。重点展示闽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光辉历史。
(二)“闽西英烈”陈列简介:
共分为9个部分,展出烈士遗物100多件,照片400余幅。全面介绍闽西烈士概况,闽西在册烈士有2.4万人(其中:县团级领导313人、地师级领导53人、省军级以上领导24人);重点展示了121位著名烈士的英勇事迹。
(三)“闽西红土名人” 陈列简介:
全面介绍了从闽西走出的开国将军、省(部、军)级领导干部,重点介绍了闽西籍的四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设有四个专题展览:“中国农村变革的先驱—邓子恢”、“人民公仆——张鼎丞”、“开国上将杨成武”、“新中国空军之父—刘亚楼”、“永远的陈丕显”。
(四)“中央苏区•福建” 陈列简介: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所辖22个苏区县的概况;展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福建苏区军民开展土地革命、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在创建中央苏区斗争中建立的丰功伟绩。
暂无内容
1981年4月,谭震林视察福建时,提议建立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
1983年8月,龙岩地委成立“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建处”。
1986年10月,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建成。
1989年1月,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2009年,重新进行陈列改版和周边环境改造,
2014年4月,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
2017年1月,获评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设有《红色闽西》、《闽西英烈》、《红土名人》、《中央苏区·福建》专题展览,重点展示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闽西进行的革命实践史实和闽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贡献。采用了历史场景、大型投影仪、电子显示屏、大幅油画、雕塑以及多媒体互动项目等现代化展示技术,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充分发挥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作用,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现有馆舍面积达到30亩,展览面积5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4500多平方米,馆藏文物近万件。我馆陈列具有“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注重互动,巧用空间、虚实结合,文物珍贵、设施完善”等特点,主要通过文物陈列、展览版面、历史场景、大幅油画、雕塑、版画等多种展览形式,配以双屏转移、幻影成像、多媒体互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展示,深受观众欢迎。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近20000件,其中珍贵文物共2368件/套,一级文物4件/套,二级文物44件/套,实际数量,三级文物2320件/套。含玉石器类、陶器类、金银器类、书法、绘画类、文具类、钱币类、织锈类、古籍图书类、武器类、名人遗物类、文件、宣传品类、音像制品类、档案文书等,大部分为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新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反映历史、革命精神,具有纪念、教育意义的重要文献资料和代表性实物。如登记号为001154的1939年11月白求恩病床日志(叶青山保存),登记号为001158的1937年刘忠在延安军政大学学习时用的笔记本,登记号为001287的20世纪50年代初蓝庭辉的干部简历表,登记号为002747的解放战争时期王奇才的照相机,登记号为0027971945年重庆谈判后毛泽东赠陈海涵的派克笔(附盒)等。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导览图(一楼)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导览图(二楼)
馆内收藏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