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物馆 > 福建省永定县博物馆
福建省永定县博物馆
0 0

地区福建省 龙岩市 永定区

开放时间上午:08:00-12:00, 下午:14:30-17:30(夏令时15:00-18:00)(不含节假日)

电话13507523070

地址龙岩市永定区凤城街道九一路164号。

龙岩市永定区博物馆位于永定区凤城街道办九一路164号,隶属于永定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前身系永定县革命纪念馆,1979年设立,1989年更名为永定县博物馆,2015年2月永定撤县设区后对应更名为龙岩市永定区博物馆。本馆依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四军司令部旧址、朱德旧居张氏宗祠以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四军前委指挥部旧址、毛泽东旧居赖家祠设立,占地面积1500㎡,建筑面积2100㎡,展厅面积800㎡,设有永定革命史《红色永定》和永定文明史《文明之光》两个基本陈列,以及《红星璀璨——永定革命前辈光辉事迹展》《毛泽东在永定》等附属陈列。 永定区博物馆主要从事本地区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土楼文化等相关文物藏品的征集、保护、研究和展示教育等工作;负责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四军司令部旧址、朱德旧居张氏宗祠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四军前委指挥部旧址、毛泽东旧居赖家祠以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四军前委指挥部旧址、毛泽东旧居湖雷新盛昌店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充分运用藏品、馆舍、文物保护单位等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负责胡文虎纪念馆、永定暴动陈列馆、张鼎丞纪念馆、福建土楼廉文化博物馆等附属陈列的业务指导。
暂无内容
张氏宗祠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占地面积868平方米,坐北朝南,主楼平面呈长方形,青砖木结构,内部结构为青砖墙体,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青瓦屋面,穿坊间设雕刻精美瓜柱,杉木立柱,花岗岩柱础(为本地花岗岩带青白色),柱础底下为三合土垫层。1977年经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2013年经省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保单位,当前正在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赖家祠建于清末,现存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前座已拆除),坐北朝南,主体平面为长方形,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青瓦屋面,内部结构为青砖墙体,抬梁木结构,穿坊间设雕刻精美瓜柱,杉木立柱,花岗岩柱础(为本地花岗岩带青白色),柱础底下为三合土垫层。1977年经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当前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氏宗祠原为全县张氏族人的总祠堂,赖家祠则是闽粤两省西川赖氏族人的总祠堂。民国时期,这两座祠堂曾被地方军阀占据,解放初期均因体量较大作为公产存放物资,因而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中幸运保存下来。 张氏宗祠和赖家祠是“毛泽东二进永定”极其重要的革命旧址,是集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于一体的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是城区仅存保护相对完好的革命旧址,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文明之光》包括“悠久文明、闽粤上邑”“经济繁荣、商贸发达”“薪火相传、文化灿烂”三个部分,主要展示永定人民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光辉历史。临时展览 永定区博物馆近年来先后举办了一系列的临时陈列展览,包括《抗日烽火中的永定儿女》、《铁血长征——福建儿女长征史迹展》、《毛主席像章主题展》、《清廉自律·慎守儒风——林则徐家风展》、《苏维埃血脉》——中央红色交通线专题展等。 《抗日烽火中的永定儿女》展览 该展览共分“抗日救亡 支援前线”“舍生忘死 共赴国难”“抗日英烈 名垂千古”等三个部分,共展出珍贵资料图片30张,全景式地展现了永定儿女冒着敌人炮火英勇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光辉历史。此次展览旨在讴歌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宣传我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坚决抗击法西斯的光辉历史,缅怀我区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教育广大干群特别是青少年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我区融入中心城市发展、加快经济转型绿色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清廉自律·慎守儒风——林则徐家风展》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家风家训传统文化,倡导广大家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继承和弘扬这个珍贵的文化遗产,使之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动力,2017年6月9日,永定区博物馆与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联合主办《清廉自律·慎守儒风——林则徐家风展》专题展览。为充分发挥专题展览的社会效益,本次活动将采用设立临时展览与深入城乡巡展相结合的形式,从6月9日至9月9日,在区博物馆设临时陈列,之后展览小分队深入部分乡(镇)、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军营等进行重点宣传。 《苏维埃血脉》——中央红色交通线专题展 中央红色交通线是弥足珍贵、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当前,中央红色交通线作为线性文化遗产,正在申报福建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切实加强这一珍贵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精神,做大做强中央红色交通线文化品牌,同时加强与上海、广东、江西等省的交流合作,经研究,决定举办苏维埃血脉——中央红色交通线专题展览。该专题展沿着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立足藏品特点和区域特色,反映了中央红色交通线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为中央红军的发展壮大,为中央苏区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光辉历史。交流展览 为了“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永定区博物馆结合现有展陈条件和安保情况,在陈列展览中尽可能展示馆藏文物、实物、资料。此外,我们还通过文物借展、文物联展建设网站、微信公众号、出版专刊等形式,对藏品展示进行有益补充,让广大观众更系统地了解藏在深闺的文物。 2017年5月19日,由省文物局主办、福建博物院承办的“八闽珍藏――福建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福建博物院开幕。永定区博物馆收藏的国家一级文物“1949年斯大林赠给朱德的望远镜(转赠戴镜元)参展。据悉,该文物即将入选《中国文物志•可移动文物志》。 2017年9月11日,“八闽军旗红——福建省纪念建军90周年革命文物联展”在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开展。该展览是今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纪念建军90周年、抗战全面爆发80周年”十个主题展览推介项目之一。永定区博物馆馆藏的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七支队司令部”木长方印章、1928年永定县溪南里八坊乡土地调查表及1937年5月15日中华人民苏维埃共和国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制定的《闽西南人民抗日救国纲领》等十件(套)珍贵文物参展。对外交流 为了进一步扩大文化交流范围和领域,推动文化交流多领域、全方位地开展,永定区博物馆先后派干部职工前往上海、广州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学习,并组织全馆人员前往各地博物馆参观。同时,永定区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举办更多更好的对外交流展览、文物联展,争取将本土特色文化展示在众人面前,拓宽永定区博物馆的对外交流空间。 《红色永定》,包括“开天辟地、传播革命火种”“武装暴动、开创红色伟业”“烽火不熄、坚持游击战争”“团结抗日、保卫祖国山河”“红旗不倒 、走向革命胜利”五个部分,翔实、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永定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旨在教育后人新中国来之不易,要珍惜美好的幸福时光。
截至2013年12月,永定区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为10061件(套)。为支持福建土楼博物馆发展,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并请示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同意,将大部分馆藏文物划拨土楼博物馆。目前,馆藏文物数量为1733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套),国家二级文物57件(套),国家三级文物707件(套)。949年斯大林赠给朱德的望远镜(转赠戴镜元),国家一级文物,皮革,玻璃,铁,通长15cm,通宽10.9cm,通高13cm,小孔径3.5cm,大孔径4.5cm,盒子长18cm,宽13cm,高16cm,350g,磨损,脱漆。 1950年元旦张鼎丞给永定溪南金砂父老兄弟们的信(信反面为张鼎丞照片),国家一级文物, 纸,信件长19cm,宽14cm,信封长20cm,宽15cm,2g,泛黄,左边缘及下边缘破损,污渍。1926年林心尧烈士的日记本,国家一级文物,纸,长11.4cm,宽7.4cm,厚1cm,15g,泛黄,封底稍损,边角起翘,脱胶。
1.开放时间:全年免费开放,周一闭馆,观众参观可提前电话预约(0597-3352656)。 9点~17点(16:30停止入馆,17:00清场,17:15闭馆) 2.交通路线:从永定区汽车站换乘公交车到中心市场,往前直走约100米。 3.网址:www.lyydbwg.com。
馆内收藏
类别:书法、绘画
年代:公元20世纪
类别:书法、绘画
年代:公元20世纪
类别:书法、绘画
年代:公元20世纪
类别:书法、绘画
年代:公元20世纪
类别:书法、绘画
年代:公元20世纪
类别:书法、绘画
年代:公元20世纪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