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博物馆
0
0
地区福建省 龙岩市 永定区
开放时间上午:08:00-11:30 下午:14:30-17:00(夏令时15:00-17:30)(每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
电话5832886
地址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凤城街道龙兴路1号客家博览园
福建土楼博物馆坐落于龙岩市永定区凤城镇龙兴路1号客家博览园,占地面积4288㎡,建筑面积10692.7㎡,为充分展示土楼元素,福建土楼博物馆外观采用了客家土楼中最恢弘精美的五凤楼的造型。楼高4层,整体建筑以客家土楼五凤楼为蓝本,呈三堂两落的格局,兼顾了博物馆庄重典雅的个性和永定土楼的地域特性。客家风格的歇山屋顶、巨大的挑出屋檐、粗壮的梁头构件、大面积的夯土实墙、碎石叠砌的墙裙、带有白色窗套的小窗户、形式各样的窗棂及门上方的过梁等,这些标志性的符号都在博物馆的立面中得到体现。馆内主要基本陈列名为“客家梦•土楼情”,包括序厅、文化瑰宝、源远流长、薪火相传、梦中故土和守望家园6个部分。整个展览以福建土楼为主线,突出土楼与客家的关系,展示了土楼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丰富多彩的客家土楼文化,深入诠释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民居建筑的福建土楼,体现了聚族而居之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同时,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人类民居的杰出典范。”馆内还设立“土楼与烟草专题陈列”,展示福建烟草的种植与生产的发展,重点展示永定条丝烟的辉煌,以及和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永定)的重要关系。在功能分区上,1-3层为展厅,4层为办公区,其中包含了1个临时展厅,1个文物库房以及服务中心、会议室、青少年活动室以及可同时容纳百人的多功能厅等。
暂无内容
2008年8月,福建土楼申遗成功,为更好地发掘、宣传和保护土楼,依托位于湖坑镇南溪土楼群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单体土楼振福楼,福建土楼博物馆布展完成并且面向社会开放。
2008年9月,经永定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在城郊镇东溪村建设客家博览园,福建土楼博物馆为其核心项目立项并动工兴建。
2009年年底福建土楼博物馆(客家博览园)主体工程竣工。
2013年初福建土楼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启动,2014年6月布展工程基本完成并进入试开馆状态。
2013年5月据永委编办下达的文件精神,福建土楼博物馆正式成立,隶属于龙岩市永定区文物局,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0人。
2015年1月福建省文化厅下达文件,同意设立福建土楼博物馆并将其纳入国有博物馆管理体系。
基本陈列:客家梦•土楼情
整个展览以福建土楼为主线,突出土楼与客家的关系,展示了土楼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丰富多彩的客家土楼文化,深入诠释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民居建筑的福建土楼,体现了聚族而居之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同时,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人类民居的杰出典范。”该陈列包括序厅、文化瑰宝、源远流长、薪火相传、梦中故土和守望家园6个部分。
序厅,前言造型融入了土楼大门门轴和门墩的元素,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之意,寓意土楼将代代相承永存于世,同时也意味着好客的客家人打开大门笑迎天下宾客;背景屏风则与门墩、门轴相呼应,采用土楼大门门框形式,融入土楼、土楼母亲之手、明月和水车等元素,强调乡愁、乡思,烘托陈列主题“客家梦•土楼情”。第一部分“文化瑰宝”,体现福建土楼是美丽的家园,分两个单元,由外而内体现其形制之美、装饰之美、自然之美。
第二部分“源远流长”展示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土楼的产生、发展和传播,展示土楼的建造工艺,以文物实物和资料证明土楼是客家人将古代中原生土夯筑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产物。
第三部分“薪火相传”展示客家人在土楼中怎样创造新的生活,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土楼不仅是客家人的生活家园,更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第四部分“梦中故土”展示播迁海外的土楼儿女,展示他们对当地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贡献以及慎终追远、崇正报本的家国情怀。
第五部分“守望家园”展示土楼申遗过程以及申遗成功后对土楼的进一步传承、守护和运用。特别陈列:福建土楼与烟草
16世纪初,原产于南美洲的烟草传入吕宋(菲律宾),明万历年间(1573-1620)经漳州再引入永定。永定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出品质极佳的烟叶,使烟草种植业得到迅猛发展;同时精细考究的制作工艺造就了色泽金黄、芬芳醇厚的“永定条丝烟”。永定客家人在全国各地和海外纷纷设立烟庄,使永定晒烟独著于天下,永定一时被誉为“条丝烟王国”。永定成了中国烟草业的重要发祥地。烟草行业的高度繁荣带动了永定造纸、航运等产业的迅速发展,永定民间积累了大量财富,推动土楼营造技艺大发展,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土楼拔地而起。为此,我馆特别设立了“福建土楼与烟草”专题陈列,重点展示了永定条丝烟当年的种植、生产和经营的盛况以及福建土楼和永定条丝烟产业的重要关系。
临时展览
福建土楼博物馆建馆以来先后举办了一系列的临时陈列展览,包括《客家土楼书画展》、《客家土楼摄影展》、《仁者寿——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书画作品展》等。
客家土楼书画作品展
该展览以“忠孝传家国”为主题,选用了中国书法协会会员王永昌6尺行草条幅“此楼只应天上有”、中国书法协会会员袁文坤6尺行草横幅《土楼赋》、福建省书法协会会员邹泉生6尺行书中堂《李令伯陈情表》等书法作品23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郑思京《永远的家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林德贵《深秋烟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翁志实《客家故里 神奇土楼》等画作29幅,共同表达“爱国爱家,孝悌忠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题。仁者寿——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作品展
该临时展览旨在通过展出我国现代8位年高德劭、书艺画艺精深的著名学者文怀沙、虞逸夫、饶宗颐、张颔、冯其庸、王学仲、潘絜兹、袁行霈等的书画作品,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仁者文化”精神,营造敬老尊德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传统文化在构建当代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共同实现中国梦。同时展示了现代学者的书画风采,让观众在领略书画艺术的同时,还能体会到真正的“仁者”精神,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
福建土楼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件数10090件/套,其中二级文物5件/套,三级文物582件/套。共有34个文物类别,分别是钱币、铜器、宝玉石、书法绘画、竹木雕、石器、文件宣传品、文具、金银器等。
青铜时代石玦:直径5厘米、厚0.3厘米,未定级,文物普查从永定巫屋背头山采集,经考证巫屋背头山为本地早期遗址中重要组成部分,属墓葬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开荒村民经常会发现一些精美陶片和石器,发现时候已被雨水冲刷到地表,磨制精美,石质纹理清晰,石器边缘各开一小口,属陪葬器,成对出现且保存完整,具有较高历史与艺术价值。
清高头江仁兴“烟魁”金漆招牌:长102厘米、宽48厘米、厚2厘米,未定级,材质为樟木,独板厚重大气,黑底金漆,双面雕刻,一百多年流传还能保存如此完整实为难得,通过它或许能够想象当时烟号老板的财力雄厚,从龙岩收藏家中征集,反映出条丝烟文化在永定曾经的辉煌。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凤城街道龙兴路1号客家博览园
交通:城区公交2路车客家博览园站点
开放时间:上午:08:00-11:30
下午:14:30-17:00(夏令时15:00-17:30)
(每周一闭馆,不含节假日)
注意事项:凭身份证登记免费参观
电话:0597-5206978
邮箱:fjtlbwg@163.com
微信公众号:福建土楼博物馆
馆内收藏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