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物馆 >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
0 0

地区陕西省 延安市 宝塔区

开放时间夏季 08:00 - 17:00 冬季 08:00 - 16:00

电话0911-8213694

地址延安市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王家坪


延安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0年7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成的革命纪念馆之一,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4年4月,延安革命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重点建设的三个教育基地之一;2006年10月,正式动工拆除原馆建新馆;2009年8月28日,新馆全面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延安革命纪念馆建筑面积29853平方米,基本陈列面积为10677平方米。现拥有馆藏文物3.6万多件,历史照片1万余张,图书3万余册,调查访问资料百余卷,是一座集收藏、展示、研究、宣传为一体的革命纪念馆,现年接待观众近400万人次。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延安革命纪念馆全面启动并顺利完成了第10次陈列提升改造工作,基本陈列《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于2021年6月30日重新对外开放,以崭新风貌喜迎建党百年华诞。改陈后的《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面积达10677平方米,展线长度为1200米,共展出珍贵文物2021件(组)、照片900余张,展览有红军长征胜利到陕北(雕塑)、整风学习、“窑洞对”、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大生产、群星璀璨(场景)、干部学习、转战陕北(雕塑)、1973周恩来回延安、组雕“旗帜”“窑洞对”等艺术品场景26项,有直罗镇战役(3D裸眼技术)、瓦窑堡会议、红色电波、延安时期的对外交往、延安文艺座谈会、马栏纸动态制作流程、投豆选举等科技多媒体互动展项40项。展览共分为 :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 、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和“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七个部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十三年领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


同时,延安革命纪念馆还开放有《铸魂—延安时期从严治党》《伟大长征  辉煌史诗》《强基——延安时期党的组织建设》《不忘来时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4个大型专题展览。2018年《铸魂—延安时期从严治党》荣获“全国十大精品展览优胜奖”;2020年《伟大长征  辉煌史诗》荣获“全国十大精品展览优胜奖”。


71年来,延安革命纪念馆始终坚守初心,砥砺奋进,发挥着博物馆搜集、保存、修护、研究、展览、教育等基本功能,在宣传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在发扬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于1997年被列入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08年被评定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同年荣获“郑振铎--王冶秋文物保护奖先进集体”;2009年新馆主体入选“新中国成立60年全国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2010年被中纪委列为“全国廉政教育示范基地”;2011年《延安革命史》基本陈列荣获“全国十大精品展览特别奖”;2014年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2017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2020年被确定为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首批试点单位。

暂无内容

早在1941年11月和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参议会曾两次决定在延安建立陕甘宁边区革命历史博物馆,后均因战争原因未能实现。全国解放后,西北军政委员会决定在延安建立延安革命纪念馆。1950年6月6日,延安革命纪念馆(初称延安革命博物馆)筹备处在延安南关原陕甘宁边区交际处成立。7月1日,延安革命纪念馆正式成立。9日开始向全国征集文物资料。至年底,共征集回文物948件,各类图书12020册,杂志1715册,报纸43种,延安革命纪念馆初具规模。1951年春节期间,在交际处礼堂举办了“延安革命历史文物展览”。展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革命文物,主要展品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西北红军用过的武器,刘志丹、谢子长同志的衣物,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的银行货币、公债券等。第二部分为历史文物,主要展品有延安地区出土的佛像、石器、鱼化石等。展出面积150平方米,当月接待观众3600人次。

  

在南关交际处时的延安革命纪念馆


1956年春,为迎接西北五省(区)青年植树造林大会在延安召开,决定在延安城内凤凰山麓筹建新陈列室,投资85000元。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一个庭院式的“凹”字型展室建成。延安革命纪念馆也由南关交际处迁至凤凰山麓办公。陈列内容也进行了第一次大的调整,以“中央为纲,突出地方”为指导思想,去除了历史部分,全部内容改为以反映陕北革命斗争历史为主,展出面积320平方米。在此期间,经中央办公厅批准,先后开放了凤凰山麓、枣园、杨家岭、王家坪4处革命旧址。

  

在凤凰山时的延安革命博物馆


1963年至1964年,根据陕西省委的指导,对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基本陈列进行了第二次大调整。毛泽东于1964年7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赴京汇报纪念馆陈列调整方案的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经过这次调整,确定了以反映党中央在陕北和延安领导中国革命13年为基本内容的陈列体系,大大压缩了陕北地方革命斗争史部分。1969年,为适应当时形式的需要,陕西省革委会成立了陕北建设委员会,并决定在王家坪筹建新馆,即现在的馆址。新馆占地172亩,投资335万元。陈列大厅是“回”字型,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1973年6月正式建成对外开放。6月9日,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党政代表团回到阔别28年的延安。他在审查新馆时说:“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课书”。他针对陈列中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突出少数领导人的活动,严肃地指出,要尊重历史,要实事求是。在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关怀下,中央派来贺清华、齐吉树、石国瑞等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及中央党校的党史专家前来延安指导调整。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还亲自审查陈列方案,修改讲解稿。在周恩来的关怀指导下,在新馆的陈列中增加了30多幅其他领导人的照片,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和清理了极“左”思潮在党史陈列中的影响。也由此使延安革命纪念馆成为在文革中极少数对外开放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1973年3月,延安革命纪念馆由城内凤凰山搬迁至王家坪新馆。

  

在王家坪时的延安革命纪念馆


文革期间,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名称曾有几次变化。1970年3月改为“毛主席在延安革命活动纪念馆”,1971年8月改名为“毛主席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纪念馆”,1981年6月又恢复“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名称,馆名由郭沫若来延安时题写。

  

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


 2005年,延安革命纪念馆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重点建设的三个教育基地之一。2006年10月,延安革命纪念馆原主体建筑拆除重建,并对沿袭了半个多世纪的基本陈列体系作了比较大的调整和修改。2009年8月28日,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落成并全面对外开放。

安革命纪念馆成立60多年来,在中央、省、市领导的关怀下,在省、市文物局的直接领导下,以党中央在延安13年为内容的基本陈列,经过9次较大规模的调整充实,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陈列体系。凤凰山麓、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南泥湾5处革命旧址的原状陈列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辅助陈列,经过多次调整充实,内容和形式已日趋完善。以宣传和弘扬延安精神为主旨的延安精神展览,已经成为延安革命纪念馆的主导品牌。


20世纪90年代后,延安革命纪念馆先后在枣园革命旧址增加了“毛泽东图片展”、“人民的骆驼任弼时”、“隐蔽战线英烈”,在王家坪革命旧址增加了“朱德在延安”、“彭德怀在延安”,在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增加了“国际友人在延安”等辅助陈列。还恢复开放了枣园社会部旧址,杨家岭中央组织部和统战部旧址,王家坪侨联旧址,同时办起了相应的辅助陈列。特别是2000年对外展出的“西北革命斗争简史”陈列,以翔实的图片和文物资料,展示了波澜壮阔的西北革命斗争历史和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闫红彦、马明芳、马文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风采。这个展览极大地丰富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历史内涵,并填补了党史陈列上的一个空白。


957年5月至1 961年6月,“延安革命文物展览”先后在西安、咸阳、天津、上海、武汉、济南、郑州、张家口、开封、合肥、徐州、连云港、南京、广州等10余个大中城市展出。这是延安革命纪念馆成立后首次举办的大型全国巡展。展览历时5年,接待观众近千万人次。


1984年至1993年,历时10年的“延安精神展览"先后在北京、深圳、山东及陕西10个地市和延安地区各县巡回展出,观众达150多万。特别是1 989年在西安地区23所高校展出时,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1986年由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湖南省博物馆联合发起,有江西、贵州、四川、甘肃等省的博物馆、纪念馆参加,联合举办的“红军长征六省文物资料联展”,先后在南昌、长沙、贵阳、成都、兰州、西安等地展出,观众达70多万。此外还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了“战时延安展览”。与歌乐山烈士陵园管理处在重庆举办了“中国革命之路展览”。与深圳博物馆、福建省美术馆、宁波美术馆、常熟美术馆、陕西省美术馆联合举办了《回到延安——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暨历史文献图片展》,这些展览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01年,为庆祝建党80周年,先后在上海、南京举办了“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受到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南京电视台、解放日报、文汇报的极大关注。短短20几天,参观人数达100多万。


2003年6、7月间,在北京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展览轰动首都北京,并在全国掀起一股学习延安精神、弘扬延安精神的红色浪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观了展览。随后又于10月在南京举办了全国巡展的首次展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南京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陕西日报、新华网等新闻媒体对两次展览给予了广泛的宣传报道。


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在最后这次调整前一直分10个单元:

一、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二、红军长征到陕北;

三、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四、八载干戈仗延安;

五、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六、窑洞大学育英才;

七、自力更生奏凯歌;

八、延安整风铸党魂;

九、为和平民主而斗争;

十、转战陕北,夺取胜利。


为了突出在延安时期发展成熟的毛泽东思想、突出延安精神,在这次调整中,将原来的10个单元改为6个单元,即

一、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二、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

 三、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

四、延安精神的发祥地;

五、毛泽东思想地位的确立;

六、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


展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采用历史的逻辑性和专题性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事实求是地展现了党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13年的战斗岁月,科学准确地宣传了毛泽东思想,宣传了延安精神。


该馆馆藏文物有3.5万多件,历史照片5500多张,图书资料1.2万余册。其中,一、二级文物有1700余件,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100余种。


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按历史顺序分列11个单元,400多米长的展览大厅,以1000多幅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主要介绍1937年10月至1948年3月将近12年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 


展览主要介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同时介绍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与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部分图片展示



毛泽东在清涧袁家沟用过的炕桌





 谢党哉用过的狼皮褥子





朱德解放战争时用过的公文包 





朱德在延安用过的皮箱





刘少奇用过的笔筒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北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延安革命纪念馆就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教材,是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1996年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向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建馆40多年来,累计接待中外观众1800多万人次。

开放时间 :  夏季 08:00 - 17:00   冬季 08:00 - 16:00


门票 :  免费开放(持有效证件参观)


交通 :  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路‎,市内乘1路、副2路、3路、7路、8路、13路、23路公共汽车到延安纪念馆下车。






馆内收藏
类别:书法、绘画
年代:中华民国
类别:书法、绘画
年代:中华民国
类别:书法、绘画
年代:中华民国
类别:书法、绘画
年代:中华民国
类别:书法、绘画
年代:中华民国
类别:书法、绘画
年代:中华民国
展览